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民兵:关键时刻不可或缺的突击力量

2018年05月11日08:22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

1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山崩地裂,但废墟上,“别怕,有我们在……”那铿锵有力的言语让被困者笃信“临危的生命有人救护”。

大灾大难带来大悟大变。10年间,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民兵应急力量在抢险救灾的实践中历练成长、在攻坚克难中转型发展,实现了能力素质的长足进步和质量效能的显著提升,彰显了国防后备力量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特殊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就近就便的优势是有效进行抢险救援的关键

记者来到汶川采访,当年的救援者记忆犹新。

地震发生后,北川县陈家坝乡专武干部吴正金对着慌乱的人群大喊:“是民兵的跟我上!”话音刚落,就有数十名民兵聚集到他身边,他立即整队布置任务。就这样,北川县第一支民兵抗震救灾突击队就地组建。

这便是民兵,散则为民,聚则为兵,身处事发一线,能够第一时间出动,奔赴第一现场展开救援。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绵阳军分区将集结指令快速传至全市数百名民兵连长。于是,有的民兵开着农用车,有的骑着摩托车、自行车,一时找不到车的民兵就跑步集结。只用一个小时,第一批民兵集结完毕,并迅速出动,于当晚进入重灾区北川展开救援。

抢险救灾,时间就是生命。救援者早一秒到达,遇险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就能有效降低灾难造成的损失。由此,民兵就近就便的属地优势便凸显出来。据记载,四川省军区在震后4小时内动员民兵1.3万余人,成为首批投入生命救援的重要力量;地震当日,他们在全省范围内动员民兵2.58万人开赴灾区。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抢险救灾实践证明,就地就便用兵是民兵队伍建设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则。目前,全国各地大都确立了市建民兵应急大队、县建民兵应急分队、乡建民兵应急班排的应急力量体系,遇有灾害民兵第一时间出动,为及时处置灾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多力量大、用兵可持续的成本优势让民兵成为救灾生力军

自然灾害既有发生突然、危害极大的特点,又有次生灾害多、连带效应广、灾后重建任务重的特点。因此,有效应对灾害,不仅要求首批投入力量大,而且要求持续力量强。那么,什么力量能够适应抢险救灾的成本要求?民兵自然而然就列入了首选队伍。因为,民兵人多力量大、用兵可持续。

汶川抗震救灾中,四川省军区先后从19个军分区动员近6万名民兵跨区执行救灾任务,在抢救被困人员、抢修损毁设施、保障部队救灾行动等各阶段发挥了特有优势和骨干作用。首批动员对象连续奋战一段时间后,四川省军区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其他地市的跨区救灾民兵进行轮替休整,100天时间先后轮换民兵8个批次,使参加救援的民兵队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战斗力。

根据抢险救灾的阶段性特征,民兵使用的方向和方式也需要及时调整。汶川救灾,四川省军区分批动员医疗救护、道路抢修、物资运输等民兵专业分队开赴灾区遂行卫生防疫、疏通道路、清理废墟、运送物资等任务。同时,四川省军区充分发挥民兵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现役部队进入灾区之后选派民兵给部队当翻译向导,协助部队抢险救灾。近几年来,四川省军区根据不同阶段的用兵需求,进一步细化动员程序,建立动态灵活的轮换补充机制和分类用兵机制,确保民兵全程使用。

要想急时发挥民兵人多力量大、用兵可持续的成本优势,就得在平时抓好民兵队伍建设。2009年以来,四川以及全国各地都以汶川抗震救灾为案例,认真总结民兵队伍的建、训、用经验,着力加强民兵整组工作,编实建强民兵队伍,提高退役军人和党团员比例,调整专业分队布局,坚决杜绝“本上编兵、交叉编兵”等问题,确保用兵时民兵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

 

人员和装备的专业化推动民兵抢险救援能力大幅提升

据四川省军区领导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省军地联手,努力推进民兵救援力量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一般化建设向专业化建设转变,由一般装备向专业救援装备转变,由一般应急向紧急救援转变。

队伍脱胎换骨,能力大幅提升。当年,“汶川有难,八方来援”;后来,这句话变为“八方有难,四川去援”。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四川省组织民兵百车千人翻越7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昼夜兼程奔赴玉树灾区,在高原抗震救灾这个特殊战场发挥了特殊作用。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成都市民兵应急救援大队出动300多名民兵,携带专业救援装备,跨省机动,快速奔赴灾区抢险救援,出色完成了任务。

“汶川抗震救灾初期,眼看着活生生的人被压在废墟下,而我们手中只有几根棒棒,无法撬开水泥板。支援玉树抗震救灾时,我们手中有了生命探测仪、电锯、破碎机等,救灾效率翻了几十倍。”曾参与汶川救援的民兵告诉记者,专业精良的装备令民兵应急力量救援效率大幅提升。在芦山地震救援中,灾情不明时,成都市民兵无人侦察机分队的无人机迅速升空侦察;“生命线”受阻时,德阳市民兵直升机分队的直升机满载急需药品飞抵芦山县城……

近几年来,四川省军区积极整合军地通用装备资源,根据地域差别和任务区划,有重点、成建制地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12个大类、共计3.5万余台(套)的专业装备,有效推动了民兵应急能力的跃升。

新时代,全国各地的民兵应急力量建设都像四川一样,大步走向专业化、机械化、常态化,在抗击各类自然灾害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应急勇挑重担,应战一样担当。记者采访时许多民兵说,未来应战,中国民兵一定能够有效履行使命!(徐晶晶 宫玉聪 杜怡琼)

(责编:芈金、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