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野外驻训如何训出“野味”?条件越艰苦越能磨练本领

2018年06月22日08:3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只有不怕苦累,一心在战、全力务训,才能用好野外驻训这段实战化练兵的黄金期,更好地锤炼战斗作风,提高部队技战术水平。

眼下,野外驻训正如火如荼开展。如何提高驻训的质量效益,是部队都在思考的问题。驻训不是“住训”,首先必须摒弃怕苦累、图舒适的想法。

与营区和基地化训练相比,野外驻训不仅吃、住、穿等保障方式不一样,训练的环境、内容、方法也不同。把部队拉到荒原密林,绝非简单的场地转换,更不是体验野外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贴近战场环境练兵。炎热饥渴、单调寂寞、蚊虫叮咬……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天候地铆在阵地上,官兵的身心必定会经受一番艰苦的考验。风雨侵衣骨更硬。只有不怕苦累,一心在战、全力务训,才能用好野外驻训这段实战化练兵的黄金期,更好地锤炼战斗作风,提高部队技战术水平。

笔者在某部驻训场看到这样一幕:百余顶帐篷散落在山坳、灌木丛中,呈战斗队形布设,所有车辆精心伪装后停靠在易于隐蔽、方便进出的位置,官兵的军需供给、装备检修也按照战时要求保障。过去有一段时期,驻训场却并非这般模样:少数单位花很大精力装扮营区,捡碎石子铺路、插彩旗挂横幅,任务车辆集中停放、横竖一条线,更有甚者在帐篷里铺地板革,野外驻训“野战味”不足、“生活味”倒很浓。大抓实战化练兵,给野外驻训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可喜的。

野外驻训,还有没有图舒适的现象?训练间隙,某旅政委来到一个班里,他掂了掂战士的军用水壶。其中,有的装了小半壶可乐,有的竟然是空的,宿营地的一个角落,则堆了几箱碳酸饮料。20多年前,这位政委是一名炮兵战士。他说:“那时野外驻训条件比现在差很多,我们整宿整宿地挖坑道,有时几天也洗不上一个澡,即便洗也是一块肥皂‘打遍天下’。现在一些战士的洗漱袋,沐浴露、护发素、润肤膏、防晒霜一应俱全。”这些物品该不该带、能不能用这里不下结论,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打起仗来我们是否能这样?

古人说,“逸豫可以亡身”,讲的就是贪图安逸危害很大。戚继光练兵,非常注重锤炼部队吃苦精神。他说:“凡人之血气,用则坚,怠则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谓练心之力也。”野外驻训紧贴战场环境,实战化是基本要求。究竟何为“化”?毛泽东同志曾有过深刻阐释:“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这就要求,打仗不容有的舒适,一丁点都不能带到驻训场。片面追求舒适安逸,意味着逃避战场、躲避锤炼。如此练兵,不仅会助长华而不实的训风,还会贻误战斗力建设;不仅培养不出虎狼之气,更锻造不出打赢未来战争的勇士。

干部能吃苦,战士不怕苦。一支部队吃苦精神强不强,很大程度取决于各级干部。领导干部既是野外驻训的组织者,也是战斗作风的示范者。领导干部带头锻造胜战能力,带头锤炼战斗作风,带头摔打磨练自己,战士们就会跟着做。如果总想着“改善改善条件”,像居家过日子一般,又怎能要求战士吃苦耐劳呢?

随着时代发展,物质条件大大改善了。然而,对肩负打赢使命的军人而言,别人享受的,我们不必羡慕;平日里有的,练兵场未必能有。没有哪个战场会像温室那般舒适。野外驻训是战争的“预实践”,条件越艰苦,越能练筋骨。部队只有从和平思维中走出来,置身残酷、艰苦的练兵环境中,按条令大纲施训,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扎扎实实锤炼战斗意志、战斗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战场,练就过硬本领、增强打赢信心。(朱文强 佀镇溢)

(责编:芈金、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