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守护“国之重器”的押运兵

2018年06月29日08:55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照片提供:杨 鹏、夏榕泽

手持钢枪、全副武装,身手敏捷、弹无虚发……电视剧《绝密押运》中,押运兵的威武形象,曾让无数少男少女钦佩向往。

你无法想象,在高铁穿行大江南北的今天,押运兵却是“一趟路走过春夏秋冬”。因为押运任务特殊,押运兵搭乘的是货运列车,有时坐高铁只需走几个小时的路程,押运兵往往要走十天半个月。对此,官兵打趣地说:“押运工作就是另类版的‘速度与激情’。”

“穿越层峦山,汗洒戈壁滩。寂寞权作行军酒,烦闷当作热鸡汤”“住的是铁皮房,吃的是硬干粮;夏天热得心发慌、冬天冻得透心凉”……这一首首官兵自作的打油诗,字里行间道出了押运兵的酸甜苦辣。没有诗意,唯有远方;以苦为乐、寂寞同行,这是押运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守护着“国之重器”,责任重于泰山。押运兵在我国军工领域里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武器装备出厂到交接部队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每一次武器装备顺利交接的背后,都有押运官兵的汗水和功劳。

眼前分不清白天黑夜,但心中亮堂的是使命与责任

站台上,武警北京总队某部上士卢宏建在巡查完列车后,与战友一同将车门缓缓关闭。车门关上的一刹那,车厢内一片漆黑,卢宏建习惯性打开手电筒。他知道,这又将是一个漫长的“夜”……

卢宏建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担负押运任务。他的脑海里反复出现的,是每次任务必须重复的勤务检查程序。

与苦累相伴,与寂寞同行。长途押运路途远、时间长,身心极为疲惫,加之路上时有突发情况,押运兵需时刻绷紧安全弦。“把车厢当阵地、视装备如生命。”押运官兵心里,始终坚守着这条铁律:一刻不离。

押运的是“国之重器”,担负的是重要使命。在押运途中,出于保密要求,每组官兵可以携带一部保密手机用来汇报工作,但绝不能与家人朋友联系。

“执行押运任务,不能有丝毫大意。”这是卢宏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倚在火车车厢的铁皮上,卢宏建想起多年前的一段押运经历——

那次押运途中,押运列车突遇沙尘暴。飞沙遮天蔽日,押运列车不得不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停车。几天后,官兵们自带的给养消耗殆尽,但沙尘暴依旧肆虐。干粮不够,大家有计划地省着吃;水不够,大家拿着水壶一人一口抿着喝。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再苦再难,也要把设备安全送到目的地。”

清晨,卢宏建打开车厢,按惯例准备检查设备。一缕阳光刺透朦胧的双眼,卢宏建开心地笑了:“沙尘暴终于停了!”火车再次驶上征程,卢宏建这才舒了口气。

每次押运,把“国之重器”安全地押送至指定地点并交接完毕,官兵们的任务才算完成。“越接近目的地,我的心情就越紧张,因为一旦出现纰漏就意味着功亏一篑。待到任务完成,我们就想好好洗个澡、吃上一顿热乎饭、美美地睡上一觉!”

作为押运战线上的老兵,这一次押运任务,卢宏建没有即将远行的紧张与焦虑。“铁路押运任务执行多了,也多多少少了解了列车的‘零部件’维修知识。”卢宏建说,时间长了,经验也就丰富了,下车该怎么配合运管人员检查基本电路,紧固件是否牢固,自己基本上能做到心中有数。

押运兵的生活没有诗意唯有远方,每一次任务都是秘密“旅行”

路,滚着热浪,伸向遥不可及的远方。穿过崇山峻岭,驶过草原荒漠,车厢外的风景让人心怡。或许,你会羡慕押运兵的生活,羡慕他们“说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特殊的任务意味着特殊的考验,特殊的环境蕴含着特殊的磨练。远离熟悉的军营,押运兵时常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对于第一次执行押运任务的官兵来说,一开始很兴奋,觉得什么都新鲜,可时间一长,就看什么都不顺眼,话里更是透着焦躁;再往后,连话也懒得说了。

要想突破这道心理关,押运兵们要守得住寂寞,学会“苦中作乐”。

战士宋方建就尝过这种滋味。在一次押运任务中,车厢空调系统损坏,时值炎炎夏日,车内热浪滚滚、酷热难耐。“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反反复复好多次。车上没有洗澡、洗衣服的条件,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天,衣服表面就会结上一层‘盐花’,人仿佛‘馊掉’了。” 宋方建说。

即使面对这样的环境,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全副武装负重几十斤装备的押运兵们依旧乐观。他们打趣说:“我们不仅有专列,还可以在这里天天免费‘洗桑拿’!”

一个深夜,列车停靠某站。茫茫大地,杳无人烟,夜晚静得让人不由紧张。宋方建和战友们迅速下车实施带枪警戒,个个打起百倍精神,时刻保持箭在弦上。

执行押运任务,严格保守秘密,是押运兵的一项政治要求。宋方建告诉笔者,除了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每人轮流负责固定哨站岗之外,下车带枪警戒是他们神经最紧张的时候。

“固定哨是昼夜轮流值班,一旦中途停车,我们就要下车‘无死角’监控车厢周围,确保万无一失。”押运兵们深知,押运的是“国之重器”,不能存在一点侥幸心理。

临时停车时,最容易出现意外情况。“有时,一些拾荒者和铁路沿线的当地人试图穿越铁轨‘抄近道’,一旦接近押运物资的车厢,我们会将他们拦下并马上驱离。” 宋方建说。

“同志,你好!这里禁止拍照,请您配合!”一次,列车在某车站停靠时,押运战士吕明远发现,一名站台旅客正用手机拍摄押运车辆,吕明远迅速攀上1米多高的站台,确认照片删除后才放心。

对押运兵来说,睡个好觉是一种奢侈。官兵们告诉笔者,列车停靠的时间、地点往往不固定,这就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时候我们刚刚准备睡下,列车就停了,我们就要马上下车警戒。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们都是裹衣而眠,要确保随时醒来、随时警戒。”

有一年春节,押运列车因天气原因停靠某站,原本预计大年三十前能完成的任务,只能拖到春节后。广播传来零点钟声,官兵们吃着列车工作人员送来的饺子,浓郁的节日气氛仿佛与官兵无关,他们不能给家人打电话拜年。那一次,他们度过了此生难忘的一个春节。

“在茫茫的人海中,你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官兵们红着眼眶、吃着饺子,轻声哼唱起这首耳熟能详的《祖国不会忘记》。长年累月,他们不甘寂寞、默默奉献,早已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了祖国的大好山河。

假如人生重新来过,我还会选择成为一名押运兵

山叠峰,路漫漫。战士王琛坐在颠簸的列车上,凝望着眼前不断延伸的铁轨,耳畔又一次回响起那首《曾经的你》。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王琛也有过说走就走、闯荡四方的青春梦想。那年,他不顾一切离开家乡,踏上旅途。他去过武汉打工,到过深圳闯荡,曾失落过、迷茫过,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但挫折中,他一次次起程。因为对他来说,路——意味着机会,意味着自由和远方。

躁动的青春注定漂泊。让家人和朋友没想到的是,最后他却选择了当押运兵的这条路,而且这一走,便是7年。

有人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王琛坦言,最初他只是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既然还年轻,“后悔”两年又何妨?

当他身穿迷彩、手握钢枪,守护着“国之重器”再次踏上征途时,这一切让他既熟悉又陌生。入伍前,那些走南闯北的日子、颠沛流离的岁月、少不更事的冲动都随着火车的轰鸣声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蓦然回首,往事如烟。看着战友们坚毅的眼神,王琛意识到,在通往远方的征程上,脚下的路早已有了另一层含义。人生的路除了自由与远方,还意味着使命与责任,这些沉甸甸的字眼,让他感到踏实。

正是这种踏实的感觉,伴随他走过了军旅7年的漫漫长路。

与王琛不同的是,苏展博从小就是爸妈的“掌中宝”,父母早早地为他规划好了“走哪条路、怎么走”。当年,他执意参军入伍,那是他第一次走“自己的路”。

刚到部队没多久,苏展博就觉得很不适应,跌倒过、气馁过、自我怀疑过。“难道这条路我选错了?”他甚至怀念起被父母呵护的日子。最终,他内心笃定:不管怎样,既然选择了押运兵,就要扛住压力、付出努力,有始有终,才是人生正道。毕竟,有些关,只能自己闯;有些路,只能自己走。

“假如人生重新来过,我还会选择成为一名押运兵。”如今已退伍的苏展博,依旧非常怀念押运往事。也许,对他来说,这就是成长的感觉。退伍回家,他有了新的人生打算。当笔者与他再次联系时,他正在复习铁路乘警考试的相关资料。他说:“这些年,还是习惯在火车上的感觉,长时间听不到火车轰鸣声,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押运兵的共同心声。因为押运任务特殊、高度保密,官兵一旦上了火车,何时发车、何时抵达、路经哪里、停靠多久,这些都是秘密。每次执行任务的时间也不确定,几十天甚至几个月,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甚至路过家门口,父母也只能“后知后觉”。

有远行,便是游子。战士李强的家就在一条铁路沿线旁,有次执行押运任务,离家还有一段距离,透过车厢门的缝隙,望着远方熟悉的情景,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加速乱跳。他目不转睛地张望着,终于看见了那魂牵梦绕的家乡。

家就在眼前,李强却不能见上父母一面。“老爸老妈正在干嘛?”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不由得想。那一瞬间,牵挂涌上心头。伴着牵挂,故乡在身后渐行渐远,押运兵在路上悄然成长……

列车继续向前行驶,路不断延伸至远方。押运路、军旅路、成长路、人生路……年轻的押运兵一路寻找、一路经历、一路感悟,留下一个个青春印记。对于他们来说,押运的路很长,人生的路更长。在这条漫长的人生路途上,他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自己一步步去探寻、去解答、去领悟。而答案,就在不断前行的路上。(王博 刘锦润 宫铭)

(责编:张凌博(实习生)、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