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感悟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

2018年07月25日08:19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学生们前往航天发射塔旧址参观。郭干干摄

7月19日,甘肃省第二届学生军事训练营在东风航天城开营,130名学生身着迷彩服来到大漠戈壁,开启为期5天的军营生活。

在野营拉练、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管控等训练之余,学生们还和航天城官兵近距离接触,参观卫星发射场、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航天国防意识,感悟航天人接力传承的航天精神。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陈鹏琳是个准新兵,在此之前他已报名参军并通过了初检。此行的目的,用他的话说“提前感受军营生活”,没想到收获远超预期。陈鹏琳爱看军事节目,能准确地说出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时间,很是憧憬火箭升空倒计时和点火瞬间的那种感觉。几天后,他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点火、发射固然是璀璨绚丽的时刻,我们也往往惊奇于飞船、卫星的雄伟壮观,但近距离了解之后才懂得,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荣耀时刻背后凝结着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心血和付出。”

东风航天城是承载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土地,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腹地,距离酒泉市区280余公里,是一个建在沙漠中的绿洲城市。沙土焖鸡蛋、铁轨“煮”鸡蛋、浇树的水瞬间蒸干……刚开始学生们听班长讲述即将面临的生活只是觉得新奇。然而,接下来几天,伴随着大多数营员都出现了口干舌燥、流鼻血等症状,大家才切实体会到环境的艰苦。

一边是艰苦的生活环境,一边是让国人引以为傲的航天壮举,学生们不由得产生疑问:他们是怎么创造辉煌的?他们为什么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辉煌?在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和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学生们找到了答案:为了中国不受欺负,为了民族复兴铸就大国盾牌。

来自兰州大学的田启良走出展览馆,仍对“航三代”柳晗的故事念念不忘。柳晗,这个85后年轻人生在戈壁滩,长在戈壁滩,爷爷奶奶和父亲都致力于航天事业。大学毕业后,柳晗选择回到戈壁滩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对此,田启良十分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对奉献这个词感受不深,但是柳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

王希刚是这次训练营的一名教官,他已在航天城服役9年,也是为航天事业奉献的一分子。交流中,他动情地告诉训练营的学生:“你们多呆一段时间,就会深深爱上这个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梦想的召唤、奋进的力量;在这里,你能享受到问鼎苍穹的成就感,能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航天城东北4公里处,坐落着肃穆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700多名英雄航天人。陈鹏琳说,当听到安葬在这里的英灵平均年龄只有27岁时,感觉特别心酸,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扎根戈壁,奉献青春,甚至牺牲生命。在陈鹏琳看来,陵园里整齐排列的墓碑,犹如整装待发的威严军阵,回荡着英雄航天人热爱祖国、献身航天事业的无声誓言。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在航天精神讲座中,学生们了解了航天精神的接力传承,从航天传统,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5天的时间很短暂,但对中国航天的了解每多一分,学生们心里受到的震撼和冲击就会更强烈一些。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接力传承。”采访中,甘肃省教育厅领导告诉记者,这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是传承航天精神的寻根之旅,目的是让学生走进航天、了解航天、点燃航天梦想、增强国防担当。谈到这次航天城军训对学生的影响,长年负责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的甘肃政法学院带队老师马嘉说:“因为了解,所以热爱。走进航天城,走近航天人,他们对于祖国航天事业有了更加深刻且直观的认识。相信他们以后会更加关注航天事业,也希望他们中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中来。”(石宁宁 郭干干)

 

(责编:王健(实习生)、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