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民参军”之路 怎样告别磕磕绊绊?

2018年08月04日11:37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先行先试中关村 从区域实践到辐射全国

  8月1日,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暨中关村第二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启动。

  去年12月6日,中关村首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落幕时,本版刊发了题为《获奖已成过去 收官恰是启程》的通讯。从那时至今,中关村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创新实践捷报频传。

  首届专题赛上,63项军地项目需求,获得109个解决方案。得知这两个数字之时,中关村管委会军民融合创新工作处处长张晓明长吁一口气:这块“投石问路”的“石头”,投对了!一位民营企业家坦承,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挑战赛。“不收费,胜出的还奖励!”当时,他一口气道出了七八个“好”。

  今年的启动仪式上,集中发布9大领域71个项目需求,比首届启动时6大领域59个项目需求,分别多出了3和12。

  数字中有偶然,也有必然。透过偶然看到必然,便是对规律的洞见。

  这个“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恰恰有“生生不息”的寓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不正是军民融合的要义之一吗?

  这个“1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吉祥寓意,12天干12地支,12生肖12个月……一年四季12个月,历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正是军民融合的节律吗?

  其实,还有一个数字变化鲜有提及,却值得关注:首届专题赛主办单位为3家,分别是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第二届专题赛主办单位为7家,分别为科技部火炬中心、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陆军研究院、海军研究院、空军研究院、火箭军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关村管委会。

  7比3又多出了一个“4”,由“口八”组合而成的“四”,中国古文化解释“口中八”,象四分之形,比譬浩瀚、深邃,又有“四面八方”的方向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逐步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至关重要的不正是方向吗?

  去年主题:想挑战,你就来!今年主题:军民协同,融合创新。

  从去年到今年,一年更比一年好。律动着生命的周期,蓬勃着向上的力量,跳动着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脉搏,迈出从区域实践向辐射全国的坚实步履。

  好一个中关村!好一个先行先试!

  1.高端产品为啥被拒之门外

  带兵打仗:既要懂军事还要懂技术

  “你们的价钱稍微高了一点!”一次,北京道和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参加某部招标时,只因这个理由,便堂而皇之地被拒之门外了。殊不知,这家企业研发的全景监控及预警指挥平台,与“九宫格”式传统监控画面有着天壤之别。

  “好东西得不到好价钱!”这家民企对此十分委屈,也十分忧心。

  究竟好在哪儿?这一产品基于3D视频融合、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不仅有效提高画面质量和覆盖效果,还能接入物联网,对高戒备场所进行全要素监控和预警。

  事后,一位参与招标的干部解释,其实价钱相差不大,主要对新鲜事物心里没底。

  “如果军方对我们的技术能力有顾虑,可以公开‘比武’测试产品性能优劣,谁好就用谁的,这种方式既简单又高效。”北京时代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朱肃生直言不讳。

  在民参军过程中,因各种理由被拒之门外的企业不止这一家。观察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势不难得出结论,科技是核心战斗力。人民军队要实现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关键踏板”就是科技创新。

  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工场,常态化的军地对接,正逐渐打破信息不对称,民企“有好货”、军方“认好货”的势头已初步显现。

  “带兵打仗,既要懂军事还要懂技术。”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军民融合光靠一头热不行,只有军地两头共同努力,才能碰撞出火花,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防建设的目的。

  以北京京海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他们组织精兵强将集智攻关,创新研发出具有防泄密功能的无缝液晶拼接屏。

  “这个拼接屏看似与普通拼接屏没啥两样,却能满足特种需求,最大程度上从信息源防泄密。”企业业务经理刘明介绍,起初这项技术也一度不被认可,亮相军民融合展后吸引了部队高层领导的目光,不久便通过部队和公安部测试认证。

  如今,这款防泄密无缝液晶拼接屏,已得到广泛应用。

  2.缘何“大门”敞开“小门”紧闭

  示范区产业园:社会组织拒绝当“二房东”

  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些优势民企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军民融合的“大门”已经轰然洞开;担忧的是,有时“因人设事”,比如一个负责项目对接的领导转业了,后续推进步伐就大大放缓,可以说军民融合的“小门”有时仍然紧闭。

  “我们研发的工业级无损检测、实时成像及射线照相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谈起这些科技成果,北京固鸿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副总依然忧心忡忡:“如今,我们企业一只脚已经迈进军民融合的‘大门’,真希望军民融合的‘小门’也能大大方方敞开!”

  在中关村核心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秘书长季会现看来,作为负责产业园运营管理的社会组织,一定要在军地对接上多想招数,而不能把自己降格为出租园区办公场所的“二房东”。

  今年4月,深圳海关破获一起价值5亿人民币,利用无人机跨深圳与香港两地的手机走私案;去年5月,成都双流机场,接连发生9起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造成逾百架航班备降、返航或出港延误……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无人机作为一种小型的攻击性武器,可携专用设备,对重要战略设施的机密信息进行偷拍偷录和攻击破坏。无人机作为“低慢小”目标,其管控已成世界级难题。

  北京历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四代无人机监控和干扰系统精彩亮相。7月的一天,某部用这款无人机监控和干扰系统进行一次测试,9架无人机从不同方向飞临军事禁区,结果,发现和识别率达100%,全部被成功驱赶。

  “可精准定位飞手和识别敌我能力。”企业负责人武进军解释说,也就是能识别出无人机是白是黑。白的有身份证,属于合法的;黑的没有身份证,属于非法的。监控和干扰有效覆盖达3公里。

  前不久,在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组织的军地对接会上,联盟积极协调,这家企业与武警某部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慕名而来的潜在用户提出改进意见后,技术和产品又在完善中。

  3.掌握了先进技术为啥不敢立项

  高端项目:迫切需要“高人”拍板

  五六个搭载着半身靶的机器人在丛林里穿梭,时而自动起倒躲避战士们的射击,时而又变换队形快速机动……

  这一切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北京华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项目组研制的智能机器人靶标。前不久,中关村核心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组织的对接会上,这一科技创新成果刚一亮相,立即引起现场近百名部队领导的浓厚兴趣。

  面对未来智能化战争,企业翘首以盼:让机器人战士尽快服役!

  当下,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到电力、交通、银行等重要领域,人工智能普遍应用到军事领域已成必然。专家预言,未来战争形态将由信息化战争演变为智能化战争,并分析称,如果说火药的出现是“第一次战争革命”,热核武器的产生是“第二次战争革命”,那么智能化战斗机器人作为 “第三次战争革命”的典型代表,或将加速叩开智能化战争的大门。

  “我们企业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参军却困难重重,想用的单位没有决定权,有拍板权的单位不想用。”一位民营企业家介绍,企业已具备研制智能特种作战机器人能力,却无法立项生产,因为需要相关部门批准才行。

  既然高端项目需要“高人”拍板,那就千方百计让“高人”与企业之间同频共振。中关村核心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为此走出了管用的三步棋。

  一是开办军民融合公益大讲堂,有意识地组织军方不同层次领导到中关村听专家学者授课,课上课下,课堂内外,与军工集团、民营企业共同把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与未来。今年以来,靠公益大讲堂牵线搭桥,实现了十余个高端项目在军营的落地。

  二是启动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建设。发挥中关村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科技创新园区,拥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科技人员的资源优势,打造一个军地双方共同认可、相互支撑的军民融合人才培训平台。摸底显示,200多位军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相关资料,已经录入军民融合人才库。

  三是借助“一区16园”的产业链贯通,进入一些科技含量较高部队前孵化创新中心的“最初一公里”,成为“落地”的首选伙伴。统计显示,在产业联盟助力下,中关村已经为26家部队单位提供了这样的“全周期”合作伙伴,军地双方围绕重大课题开始探索实践。(董强)

(责编:芈金、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