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伊朗提前军演,强力回击制裁

2018年08月08日09:11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据外媒消息,8月2日,百艘舰艇集结波斯湾,伊朗每年秋末举行的大规模海上军事演习提前开启。8月5日,伊朗官方确认了军演的消息,但没有披露过多细节。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针对伊朗的首轮制裁于8月6日开始实施,因此此次军演时间的微妙调整引发美国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担忧”。外界认为,伊朗意在美伊之间剑拔弩张对峙之际,展现应对美国经济外交压力的强硬立场,传递出具备足够军事实力控制其临近海域石油运输的明确信号,同时也有着转移国内矛盾的深度考量。

  威胁封锁海峡

  伊朗举行军演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投向霍尔木兹海峡。这条平均宽度仅有50千米的狭长水道,不但是中东地区的“油库总阀门”、 承载着全球近三分之一石油运输的“海上生命线”,更是伊朗手中最为重要的战略砝码。自从美国颁布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封杀令”以来,伊朗多次以“要么所有国家都可以出口石油,要么谁都不可以”的姿态,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掐断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出口通道。而一旦该海峡被伊朗完全控制,全球预计将每天损失1500~2000万桶的原油产量,各经济体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巨大冲击和无法缓解的市场紊乱。

  有评论指出,伊朗之所以将军演时间提前到制裁生效前期,并将“控制并保卫国际水道”作为军演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其有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迫使美国审慎考虑针对伊朗的制裁选项。虽然伊朗海军装备的基本上是排水量较小的导弹快艇和攻击快艇,其火力系统主要以短程反舰导弹、多管火箭炮、鱼雷、机枪等武器为主,但速度快、成本低、灵活性强。在空中作战单位的支援下,伊海军舰队所采用的“蜂群战术”,能够在半封闭海域对抗大型水面舰只时发挥最佳功效。另外,伊朗经多年经营,在霍尔木兹海峡一侧部署了超过6000枚具有良好机动性和隐蔽性的岸基反舰导弹,并准备视情将大型轮船击沉,以此实现对海峡航道的封堵。

  就伊朗军演,美军表示各军事单位实时保持高度戒备,并采取各项措施严密监视伊朗的举动。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此前警告说,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行动是对国际航运的攻击,如果封锁开始,“国际社会会采取任何行动,重新使航道开放”。相关分析认为,伊朗军演并不能体现出其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实际控制力。因为拥有1000千米打击半径的美国航母战斗群不会靠近波斯湾沿岸,缺乏防空能力的伊朗水面舰艇很难对抗美国舰载机。然而这种平时的战争推演并不能代替战时的不确定性结果,伊朗手中的这张王牌始终让美国投鼠忌器,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无疑是其最后的选择。

  无视会晤请求

  除了军事准备,美伊两国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外,在外交领域,双方也你来我往、不断较量。自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伊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双方高层之间充满火药味的“口水仗”愈演愈烈。此前,伊朗总统鲁哈尼警告特朗普“切勿玩弄狮子的尾巴,这只会带来后悔”,并告诫美国“与伊朗保持和平是所有和平之母,与伊朗开战是所有战争之母”,以此反击美国咄咄逼人的战争威胁。而特朗普则通过社交媒体用大写字母发布一份措辞强硬的推文作为回应,“永远不要威胁美国,否则你将重蹈历史覆辙。我们将不再忍受你的任何暴力或死亡威胁”。

  然而,在全方位对伊朗政府进行施压的同时,特朗普也不断向伊朗递出“橄榄枝”,先后9次表达了愿与伊朗领导人会晤的意愿。比如7月30日,特朗普表示愿意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在“任何时候”与伊朗领导人会面。7月31日,特朗普称双方谈判已迫在眉睫。虽然自1980年美伊两国断交以来,两国领导人从未会晤,但考虑到特朗普已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成功实现了会晤,因此外界对特朗普式的“见面外交”抱有一定期待。然而最后的结果是,特朗普的提议不仅遭到伊朗的拒绝,而且引发了伊朗国内轰轰烈烈的“声讨运动”。

  对于特朗普的会晤提议,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社交媒体留言称,美方对伊核问题“威胁、制裁和公关噱头没有用”。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贾法里8月1日发表了致特朗普的公开信,他以“魔鬼”称呼特朗普,表示“伊朗人民不会批准这样的会面”,而且“不惧威胁,将会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表示同美国谈判是“一个明显错误”,因为“美国人的言论,甚至签字都不值得信赖”。伊朗国内舆论也将特朗普会晤的提议视为投机商人“沽名钓誉”的举动,并且认为同违反承诺、不守信誉的美国总统进行谈判是伊朗的“耻辱”。

  疏导国内压力

  从伊朗的角度看,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实质上是以鲁哈尼总统为代表的伊朗国内“温和改革势力”,通过在拥核问题上作出大幅度让步、接受全面不定期监督,换取国际社会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然而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却基本上抹杀了鲁哈尼所有“政治成就”,各项“破坏性”制裁措施的“重新上马”令伊朗经济陷入“死亡螺旋”,失业增加、通胀严重致使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普通民众的生活陷入困境,鲁哈尼政府面临空前的执政危机。

  据报道,由于伊朗经济低迷、地方银行资金紧张以及对美元需求旺盛,伊朗货币里亚尔自今年4月以来相对于美元已经贬值超过50%。7月29日,美元对里亚尔汇率达到创纪录的1比10万,而黑市的汇率甚至达到1比11.2万。虽然鲁哈尼政府不断向国内外私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价格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条款鼓励投资,接管闲置的国家项目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就业情况也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在这种情况下,鲁哈尼政府在重压下不得不进行一系列重要的人员调整,比如伊朗中央银行行长赛义夫因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影响伊朗同欧洲国家的金融交易而遭到撤换,曾担任伊朗中央保险公司、伊朗国家银行等机构负责人的贺玛提将接替他的职位。此外,鲁哈尼本人首次就伊国内经济问题被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接受议会的质询。

  经济问题的积重难返直接引发了伊朗多地的街头骚乱,触及了确保伊斯兰革命政权生存这条必须死守的政治底线,导致“强硬派”势力在伊朗的政治格局中不断坐大,鲁哈尼政府在内外压力之下不得不趋同于“强硬派”的政治主张,强硬回击美国的制裁压力,并在国际社会展现一种不甘示弱、绝不屈服的姿态。伊朗高层通过将经济困境同与美国对抗中的国家尊严联系起来,引导伊朗民众对经济问题的认知,缓和社会矛盾。对此,美方情报界也有这样的担忧,他们认为过度施压可能促使伊朗民众团结一致对抗美国,这一局面将对伊朗国内强硬派更为有利。(王宇)

(责编:王健(实习生)、芈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