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网络媒体国防行】我离不开这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邱越
2018年09月22日10:53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大竹山岛上的官兵在巡逻

“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这是驻守胶东半岛部队一代代官兵长期守岛、建岛实践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大海防官兵扎根海岛、敬业奉献精神的缩影。

胶东半岛,位于黄渤海之滨,素有“京津门户”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守岛官兵们坚定信念献身海防,爱岛眷岛以岛为家,将自己的青春和血泪洒在了祖国的边疆。

“四无小岛”苦短情很长

连长贾远方和他的女儿

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的大竹山岛被称作“四无小岛”,无淡水、无耕地、无居民、无航班。直到2017年才在岛的正下方找到了淡水,在那之前岛上官兵的使用水大都来自岛上唯一的一口水井——创业井。创业井的水浑黄咸涩,蒸出的馒头又黑又硬,根本难以下咽。即便如此,官兵们仍然将这井水视作甘泉。

如今有了淡水,但由于淡水资源有限且泵水成本较高,战士们只舍得将这淡水用于饮用和烹饪。由于水资源珍贵,战士们日常生活都舍不得使用自来水,而是用桶盛满水放在各个卫生间。“这样更节约用水。”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连连长贾远方解释称。

水的短缺加剧了官兵们艰苦的守岛生活,但比起长时间对家庭的缺席,这似乎不值一提。

大竹山岛没有航班,这意味着没有民用船只路过小岛,官兵们的给养都只能靠驻扎在附近的登陆艇定期运送上岛。要是遇上大风天气,大竹山岛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岛,船只无法停靠,直升飞机也无法靠近,尤其是冬天,有时一个多月都等不来给养,战士们只能靠军用压缩干粮度日。在这种情况下,官兵下岛的难度可想而知。

新兵陈奂廷自下连以来便再没下过岛,他说:“夜里站岗看着对岸的灯光,想象一下对岸的模样,挺好的。”

贾远方与爱人孙朋朋相恋十余年,一直两地分居,每年相聚的时间至多一个月。2017年,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可贾远方陪产假结束回到连队后,再见到女儿时,女儿已经8个多月了。

说到家庭,铁骨铮铮的贾远方也哽咽地说出不出话,只说“亏欠太多……太多了……”

孙朋朋抱着孩子,眼泪簌簌地往下掉,她说:“也怨,但更想念。因为相处的时间太少,好不容易能相见,舍不得为了这点事吵架。”

自古忠孝难两全,对大竹山岛上的官兵而言,前方是自己的站位,是国家、是天下,而后方是自己的归宿,是爱人、是孩子,这个选择题永远没有正确答案。贾远方说,“上了岛,岛就是家,越是艰苦的地方,付出越多,感情就越深。”

一家四代守海岛:这是我的家

许桓铭(左一)、邢桂增(中)、任红(右一)

“献了青春献终身”,这口号真实地发生在了90后军官许桓铭地家中。

当年,原某守备区政治部副主任邢桂增在长岛守岛建岛40多年,并先后把儿子、女儿送到部队,继续从事守岛建岛的事业,女儿邢艳云军校毕业后,放弃留校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艰苦的小岛,一干就是30多年,不仅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海岛,还动员丈夫和女儿任红投入到守岛建岛事业中,留下了“三代守海岛,同心固长城”的美谈。如今,第三代守岛人区通信营军医任红光荣退休,同年儿子许桓铭军校毕业后又主动申请上岛工作,续写了“一家四代守岛人”的传奇感人故事。

据任红介绍,1988年她上岛的时候,岛上医疗资源及其紧缺,医院全部医护人员加起来不到20人,每个医生都是全科能手,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病患。

1993年,任红怀孕7个多月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天一大早,医院来了十几个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可当时除了身怀六甲的任红,竟再没有一人能来帮忙抢救病患。任红拖着沉重的身体,一口气为病人拖来了近十个巨大的氧气瓶,当时就累的直不起腰。午饭后没多久,任红开始腹痛,出现了早产征兆,当天晚上就生下了许桓铭。

任红说,当时决定回长岛工作时也犹豫过,哪怕如今退休了仍然对岛外的生活心向往之。但是如果再让她选择一次,她仍然会选择回来,回到长岛,“因为这是我的家。”

在部队大院长大的许桓铭从小就立志要献身长岛,戍边卫国。他说,除了考军校、穿军装,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还会有别的可能。他的同学毕业后有不少去了北京、上海,“但我并不羡慕,他们在漂泊,而我在家。”

许桓铭还说:“如果你不能理解我的选择,是因为长岛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却不是生你养你的地方。”

被誉为“兵王”的北部战区某海防旅雷达观察所技师管祥福,自入伍以来就在该海防旅服役,一直驻守边疆。如今已在这里走过了26个春夏秋冬。26载,管祥福青春不再。有人问他,一辈子都默默奉献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会不会遗憾,他说:“没有人会嫌自己的家是不是偏僻,是不是不够繁华,这里是家,是我实实在在生活的地方,我离不开这里。”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