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

2018年09月26日08:58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习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军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坚决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和生活。这是对我军建军“初心”的重温,也是对我军爱民为民、军民团结红色基因的生动揭示,昭示了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密码,对于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党除了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任何私利。作为党亲手缔造的武装力量,更是在诞生之初就深深地烙上了为了人民利益而战斗的印记。南昌起义打响后,8月5日贺龙就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名义发表了《安民告示》,明确表明了起义目的:“此次南昌起义,原为救国救民。”毛泽东等领导的秋收起义更是喊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政权”等革命口号,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起义的目的和起义军同旧军队的本质区别,使老百姓懂得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自己的“贴心人”“守护神”,从而赢得了广大工农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全力支持,形成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最深厚根基。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正是胸怀这颗爱民为民的“赤子之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披坚执锐、浴血奋战,在和平建设时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始终以自身的模范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以人民子弟兵的不变底色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为人民扛枪打仗,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打成一片。红军初创时期,党就提出了“工农武装离不开工农群众”的重要思想,十分注重密切联系群众,逐步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深情。1929年12月底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红军之打仗不是为打仗而打仗,乃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设政权才去打仗的。”这指明了红军不是单搞军事、单会打仗的武装,而是会密切联系群众、宣传组织群众的人民军队。正是我军始终相信人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真正“唤起工农千百万”,最终战胜国内外强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人民群众永远是我军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只要我们不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就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军队素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够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后勤补给又很差的情况下,不断实现以弱胜强的“反转”、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革命纪律是关键因素。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和前委一直十分重视工农革命军的纪律作风建设,经常教育干部战士,不得侵犯群众的利益,不拿群众一点东西。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经过江西遂川县荆竹山时,亲自向部队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此后这项规定经多次修改,1930年9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颁发的《红军士兵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为“三条纪律”“八项注意”。我军建军之初规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体现了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和军民关系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军在辽西战役不吃群众一个苹果、进驻上海不住民房睡马路的一幕幕实景活剧中,亲眼看到了我军“哪怕冻饿交加,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的纪律,我军才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衷心支持,从而保证了各个时期战斗任务和其他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存。”在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只要我军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沃土之中,始终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爱民为民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永远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们这支队伍就能无往而不胜。

(责编:黄子娟、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