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应急保障的国家级探索实践

——透视陆军勤务学院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融合观”

2018年10月13日09:02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1.从净水站到应急联盟,靠啥赢得国家级科研平台青睐

  特殊贡献者的特殊机遇

  9月13日,由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主办的2018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忠县复兴镇江河村谭家坝举行。

  演练活动模拟地处长江流域、三峡库区的谭家坝,遭遇连续暴雨诱发突发滑坡地质灾害,当地群测群防员、驻地地质队员发现险情后立即上报;市县各级单位按照预案协同调度、快速部署,迅疾派出应急救援队、救援专家、医疗救助等人员,及时疏散、转移了全部“受困群众”。

  地方有关领导现场观摩体验后表示,演练成功举办,“重庆市应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功不可没。

  这一科研合作平台,正是由陆军勤务学院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等单位成立的。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服务部队建设、开展应急救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协同创新中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村民们至今忘不了当年那一幕:大地震发生,断水断电多天后,道路刚抢通不久,解放军原后勤工程学院就把野营多功能净水车开到村坝上,村民们纷纷挑着水桶排队取水,两台净水车确保了1万多名受灾群众每天能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2008年“5·12”汶川地震爆发后,解放军原后勤工程学院奉命参加抗震救灾,实施应急供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和抢修抢建的突出表现,赢得了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的高度赞扬。他建议依托解放军原后勤工程学院组建救灾应急装备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平台。2009年10月正式列入国家工程中心组建计划后,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汶川抗震救灾催生的“特殊婴儿”拿到了“准生证”。2014年2月,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高效建设,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科技部3年组建验收,开始正式运行。

  研究中心牢牢把握职能定位,在公共安全和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主动作为。作为首批成员单位,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成立“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3年入选科技部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以首批成员单位资格参加国家工信部支持组建的“全国应急产业联盟”,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

  从净水站到应急联盟,靠啥赢得国家级科研平台青睐?伴随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个共识:军民融合呼唤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支撑军民融合。正是由于学院全体官兵对国家、对人民有特殊贡献,国家级科研平台才会给予优先考虑,提供优先机遇,在今后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程中,更应该以特殊贡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军队提升核心战斗力服务。

  2.从小型柴油机看大协作,怎样发掘国家级科研项目优势

  山城大坐标的不凡气魄

  2017年10月25日,在陆军勤务学院学术报告厅内,来自军地20余家单位的130余名科研人员汇集一堂,共同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从研究中心组建待验收之时,陆军勤务学院就通过分析载人航天等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明确提出,大项目推动、大需求牵引是组建优秀团队的一个关键因素。

  大项目、大需求,呼唤大气魄。有人笑问:山城一隅,何来大气魄?学院和中心领导信心满怀地表示:山城大坐标,就是我们的气魄!

  此言不虚。

  放眼地理,大山大水,重庆地处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结合部,自古就有“蜀道难”之说。同时,重庆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纵观文化,历史上的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以勇猛、善战而著称于世。源于巴文化的巴渝文化成为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之一。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陆军勤务研究创新赢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置身这样一个大时代,我们不干谁干?借地理之便,扬文化之优,我们不努力谁努力?

  科研攻关有时简直就像打仗。军民融合不能有“想法”没“办法”,更不能想起来“激动”干起来“不动”,军人搞科研攻关更应该有一种“敢打硬仗”的作风。研究中心在陆军勤务学院大力支持下,深入分析后勤保障与应急救援重大需求,抓住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重大机遇,通过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迅速构建起一支技术特色突出、专业优势互补、产学研用一体的军民融合创新团队。

  “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上,学院官兵欣喜地看到,20多家单位齐聚山城,其中既有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等军事教学科研机构,也有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地方高校;既有来自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船工业、新兴际华等军工集团的重点企业,也有玉柴机器、烟台万华等地方龙头企业。

  一台高原型小型柴油机核心部件的诞生,见证了这些“领头雁”机构的聚合效应。这一核心部件针对高原高寒地区灾害救援及军事后勤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原则,相继攻克高原高寒环境装备性能退化机理等一系列难题,有效突破了高原环境柴油机动力增效等多项关键技术。与之相应,高原高寒地区主食加工、住宿、净水、供油、垃圾和动物尸体处置及防疫洗消等专用急需技术装备应运而生。

  3.偶然发现的“量身定做”,航空技术缘何实现高寒应用

  民用新技术的军事转换

  一个西瓜大小的圆鼓形机器,输出功率竟然能达到100千瓦?还能够保障约800平方米高原住宿供暖、供电需求?

  没错!

  5月19日至26日,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当时,“高原高寒地区应急宿营保障系统”一亮相,立即引起现场军民的浓厚兴趣。

  这款多功能折叠房屋,能够快速展收,还能供热、供电、供氧,是一种特别适合高原高寒地区应急保障使用的新型装备。整个集成系统看似体积庞大,其能源供给却只用了那个西瓜大小的圆鼓形机器。

  “这是微小型燃气轮机,别看个头小,输出功率却是同体积柴油发动机的3到4倍。”展览现场,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春青充满激情地向大家介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这家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安徽省巢湖经济开发区共同成立的高科技公司,是国内微小型燃气轮机研发生产的“排头兵”,其微小型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高、低温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突出优势,目前主要用在航空领域。

  航空技术缘何实现高寒应用?知情人说,这是一次偶然发现的“量身定做”。

  众所周知,高原高寒地区应急宿营保障是灾害救援与后勤保障的迫切需求,高效可靠的热电联供系统更是提升保障效能亟待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难题。

  需求在找技术,技术也在对接需求。一次交流会上,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偶然“碰撞”在了一起,“聊”出了重大线索:“像这样受低温低氧环境影响较小,既能产生热量、又能产生动力,而且热量多动力少的装置,简直就是为高原高寒地区应急宿营保障量身定做的!”

  双方一拍即合,瞬间迸发灵感火花。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快速响应,联合万华节能、新兴重工、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小组,相继攻克了微小燃气轮机热电联供、折叠房屋大空间扩展与高效保温、分子筛强吸附实时制氧与弥散供氧等关键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试制出“高原高寒地区应急宿营保障系统”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良好。

  权威人士表示,这是国内首次将微小型燃气轮机用于应急宿营热电联供保障,更是民用尖端科技植根于军事后勤保障的肥沃土壤开出的一朵艳丽之花,结出的一枚甘甜之果。

  偶然中有必然。军民融合的广阔领域,只要做有心人,就能提高偶然向必然转化的几率,就能缩短偶然向必然迈进的距离。研究中心成员强烈感悟到:在与官兵和群众密切相关的军事后勤和应急救援领域,科技军民融合同样大有作为。

  4.从军民融合到“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再发力的启示

  军事大后勤的和平效能

  今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寿光等地出现大面积严重洪涝灾害,大片的蔬菜泡在水里,村民们心急如焚。灾区从河北、江苏、天津等地紧急调用30多台(套)机动式大流量远程输水系统,其中21套系统由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关键时刻关键场合能够再一次作贡献,研究中心全体成员由衷为之自豪和骄傲。

  这一大型装备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完成,研发过程充分借鉴和利用了密闭输送控制、软管收卷、水力布站及运行调度等军用软质输油管线技术,并结合重大火灾救援和城市排涝应用需求,通过技术移植及型号扩展,缩短了研发周期。中心负责人介绍,其间通过开发系列民用产品,最大流量达每小时1300余立方米,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装备先进水平。2016年6月曾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之后陆续配备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陕西、湖北等30多支消防部队。

  立足重庆,面向全军全国,研究中心全体成员深感责任重大。渝新欧铁路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运输通道,重庆又是最早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之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军民融合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顺利实施,推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科技交流与合作,也让军民融合进入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譬如,“核电”与“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的又一代表性“名片”。

  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同样大有可为。朝着这一目标奋进,中国军队贡献巨大,中国军人重任在肩。研究中心全体成员极目远眺,“中国制造”再发力给他们以深刻启示,现代后勤就是军民融合后勤,在国际合作中,军民融合后勤一定能够释放军事后勤的和平效能。

  中欧班列开通初期,因沿线部分地区冬季极端严寒,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承运过程中极易损坏,铁路货运受到严重影响。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军队后勤保障专业技术优势,研制开发了“渝新欧大通道冬季运输专用保温集装箱”。这款保温集装箱创新性地利用国内西南地区—欧洲之间地域的自然温差,相变材料在热区融化蓄热、寒区凝结放热的独立控温方案,通过中国船级社和国外相关机构严格认证,最终实现冬季运营常态化,为中欧铁路大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依托军队院校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为什么能够发挥如此巨大作用?研究中心全体成员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不忘服务军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胡永攀 吴臣勇 李庆章)

(责编:芈金、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