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兵的目光引向战场
新兵是部队的新鲜血液,他们的素质怎么样,军队的未来便怎么样。正因为“战场较量从新训开始”,强化打仗意识、锤炼打仗本领,必须从“兵之初”抓起。
,给新兵上紧打仗的发条,才能赢在未来战争的起跑线上。因此,新兵训练不仅要走好队列、练好体能,还要增强与战场对接的意识。尤其是新训期间,部队新老交替,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退出战斗岗位,这种特殊的“非战斗减员”,使得部队战斗力处于“下降期”。当此之时,如果新兵缺乏与战场提前对接的强烈忧患意识与担当,一旦打起仗来,势必会吃大亏。
革命战争年代,很难拿出时间专门来搞新训,很可能是“昨天才入伍,今天就打仗”。1939年9月,深入敌后办学的抗大二分校学员正在进行野外训练,突遇日军偷袭。面对敌情,抗大学员迅速按照遭遇战的原则,占领有利地形,先敌展开、先敌开火。最终,日军除少数漏网外,大部被歼。试想,如果抗大学员没有打仗意识,仅把自己当作“学兵”,面对凶悍的敌人只有任人宰割。
正因此,在战争时期,我军各级指挥员十分重视培树新兵的实战意识。开国上将许世友当年任团长时,常到战斗一线巡视。每每见到新兵,他就关切地问:“打几次仗了?敌人出来怎么办?敌人包围了你们怎么打?”多问一问新兵“怎么办”,就是让他们强化战士的角色意识,树立强烈的生死忧患。只有多琢磨求生妙招,才能保存自己;只有多钻研破敌之策,才能遇变不惊。
如今,远离了鼓角铮鸣,远离了战场环境,对带兵人来说,如何引导新兵认识战场、认识战争,身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今年入伍的新兵,已多是“00”后,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富足,吃的苦、受的累较少,体能素质、抗压能力与合格军人的标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新训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起步期、拔节期、转型期,只有把“当兵就要上战场”的意识根植于新兵内心,才能让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战斗员。
将新兵的目光引向明天的战场,必须从今天开始。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戒除训练场上的形式主义,防止徒有其表的“花架子”。应当按照战斗力的标准为新兵聚神塑形,让他们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真实战场检验自己、当成生死较量保存自己,在“下海知鱼情,进山识鸟音”中获取知识技能,切实练就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苗韶光 第75集团军某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