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一场生动的教育改革

2018年12月17日08:52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改革开放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也迎来了政治教育的春天。

  1998年,我在某集团军宣传处当教育干事。年初,军区在集团军所属一个团进行利益观教育试点,我亲历了这一教育的全过程,启示良多,久久难忘。

  改革开放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利益”二字特别是个人利益问题很少触及。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了,经济发展了,人们对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个人利益也不再羞羞答答。当时,十五大在深化改革上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引发了一些同志对利益问题的更多思考,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如何看待军人的得与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回避不了、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利益观教育试点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教育展开前,军区、集团军及师团组成联合工作组,展开了大面积思想调查。利益问题不碰则已,即碰即响。调查中,官兵有说不完的话,问卷调查时,有的同志把卷子写满了,又附上纸陈述自己的观点。工作组的同志在“碰”情况时,集团军宣传处的蒋鹿处长说:“禁锢得越久,爆发越强烈。”从反映的问题看,关注点多,有的还比较尖锐。比如,提倡无私奉献与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是不是一致的;部队要求过紧日子与地方提倡快速致富过好日子是不是合拍等等。从问题成因看很复杂。干部战士家庭状况不同,思想认知不同,对利益的态度和追求也不尽一致。从工作表现看,一些干部战士把个人得失的计较迁移到了对待事业和岗位的态度上。问卷中,在回答如果可以任意选择走留时,110名基层干部有62人愿意转业,占56.49%。一些官兵干工作图回报的心理比较重,“情况”看好干劲大,“希望”不大悠着干,甚至个人目的达不到就闹情绪。

  调查摸底搞完了,教育应该怎么搞,成了工作组和各级领导思考的又一个问题。大家分析感到,官兵提出的问题大都没有现成答案,上课应该讲些什么,不很明晰;在利益问题上,人人都有自己的“一本账”,一个药方难以包治百病;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相互交织,一味地采取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办法,可能通不了、通不下去,教育必须入情入理、情理并融。基于上述分析,工作组和师团领导形成了这样的思想共识,组织官兵进行自我教育。这个教育的思路是,发动官兵把心里话讲出来,把思想上的疑惑摆出来;疑惑和扣子怎么解,让官兵自己找答案;通过讨论辨析,启发觉悟,共同提高。在后来的经验总结中,对这一做法概括了4句话: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疑点大家帮,共同受教育。

  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到底行不行?一开始大家心里没有底,特别是团领导顾虑很大:敞开了思想,良莠不齐的东西摆一大堆怎么办?辨析到最后能不能辨出我们想要的结果,甚至担心把官兵思想搞乱了,搞散了。面对这种担忧,记得当时军区宣传部的李处长讲了三个相信:相信官兵的基本觉悟,相信这几年政治教育打下的底子,相信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引导能力。最后,时任军区宣传部的王文宪部长一锤定音:下决心做一次改革,运用思想辨析代替上大课,发动群众进行自我教育。

  放开并不是放手。辨析讨论前,工作组的同志梳理了党的领导核心关于革命利益观的有关论述,发给官兵组织学习;编写了《革命军人利益观教育动员提示》,提示看待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把改革开放和部队建设的成就成效通过数字、图表等形式搬上橱窗,印发班排;组织官兵到驻地的徐向前故居、阎锡山旧居进行参观,通过两个宅院的对比,认清两个阶级的利益观。

  没有禁锢的思想最真实,没有框子的表达最生动。在辨析讨论中,战士的肺腑之言引发思想的撞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在一连参加辨析会时,一名战士讲:领导经常教育我们要顾大局、讲奉献,而社会上处处都在讲金钱,讲利益驱动,我们战士只有几十元的津贴,付出的都是无价的青春年华,难道不该讲些个人利益吗?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同年兵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徐向前一个开国元勋,战功赫赫,他的故居却是那么几间简陋的房子。和徐帅相比,我们的付出不是沧海一粟吗?作为新一代的革命军人,我们应该弘扬先辈的传统美德。

  片刻之后,第三个战士说,对这个问题我也有想不通的地方。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回家探亲时,他为了省下五角钱去坐大车,被中巴车售票员戏称为“穷当兵的”,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如果我一个月拿四五百元,不要说坐中巴,打的也没问题,就不会这么丢人了。

  这个故事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场开始热闹起来,大伙儿交头接耳,每个人都有话想说。这时,又有一名战士站起来说,我也讲个故事。会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他说,前不久我探家时在火车站订票,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冲着人群问谁是解放军,我跑过去拉着大娘的手说我是解放军。她用手摸了摸我的衣服和帽子,确认是解放军后,从口袋里掏出钱塞在我手里,让我帮她买票。这名战士用自豪的口气说:“亲爱的战友们,军人在人民心中是有分量的,当我们穿上军装时,不仅是一种奉献和牺牲,更是一种荣耀和自豪!”顿时,会场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发言中,有讲切身体会的,有算账对比的,有争论辩驳的。主持人进行小结时,综合大家的观点和看法,把思想统一到拥护支持改革上,统一到军人的奉献“献”有所值上。

  部队的辨析讨论热火朝天,工作组的同志也像在组织一场战役,指挥一场战斗。白天分头参加辨析讨论,晚上召集会议综合情况,把辨析讨论的成果梳理出来。除此之外,军区工作组的同志每天都要开几个大大小小的“碰头会”,不停地汇总情况,集思广益,不停地想点子、出招数,对工作的“上心”程度、严谨作风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实践证明,这次教育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讨论辨析牵引官兵进行了一次自发的大学习。由于教育把“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官兵既当学生又当先生,真正成了教育主角。为了教育自己,也为了说服别人,官兵们自加压力,认真学习和思考,有的把前几年的报纸翻出来,仔细查阅资料;有的到地方图书馆借来理论书籍阅读;有的走在路上、坐在饭桌上也在谈论教育内容。

  讨论辨析让官兵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思想的碰撞所收获的不仅是现实问题的解决,还积淀了认识问题的辩证思维、科学方法。用团领导的话说就是“鱼”与“渔”兼收。大家在利益问题上站得高了,把个人得失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看得远了,懂得牺牲眼前和局部利益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想得全了,充分认识到军人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消除了一些同志在待遇问题上的片面认识、失衡心理和埋怨情绪。这种“高”“远”“全”的思想方法,不仅是解决利益问题的一把钥匙,也是解决其他思想问题的强大武器。

  讨论辨析激发了官兵敬业奉献的精神动力。一些觉得付出多、吃了亏、劲不足的同志,感到过去在利益得失上账算错了,理认歪了,主动检讨了在敬业精神、工作姿态上存在的差距。教育期间,部队自下而上推荐好人好事。点点滴滴见精神,件件好事扬正气,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干劲得到有效激发。

  讨论辨析还增进了官兵情感。平等交流让官兵打开了心扉,不仅交流了思想,也交流了情感,相互之间的理解多了,信任多了。一些干部听了战士家庭的困难,感到自己对战士关心不够,积极为战士办实事、解难题。一些战士理解了干部的苦衷,主人翁意识也大大增强,更加关心部队建设,更加支持干部工作,形成了团结友爱、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这次教育改革使我深深感到,尊重官兵、相信官兵、依靠官兵,真正让官兵成为教育的主人、成为部队建设的主人,确实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宝。(张长春)

(责编:芈金、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