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折射欧洲“裂痕”
4月24日,是法国大选进行第二轮投票的日子。同5年前一样,进入最后角逐的只剩下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总统候选人勒庞。最新民调显示,马克龙可能会以54.5%的得票率赢得大选。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两位总统候选人对待欧洲未来发展的态度有所不同。前者坚决支持欧洲一体化;后者极力倡导民族主义,要求欧盟进行内部改革,并呼吁退出北约。在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动荡的背景下,两人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分歧备受外界关注。
长期以来,法国一直是推进欧洲一体化的中坚力量,追求以集体防务为核心,塑造一个“主权的欧洲”。今年1月19日,马克龙在欧洲议会上再次强调,欧盟有能力、有资源摆脱依赖,实现战略自主。
事实上,马克龙自2017年上任以来,一直主张建立欧洲联合部队,并与多国领导人密切磋商,签署了“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积极推动组建独立的欧洲军事力量。不过,时至今日,欧洲战略自主更多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太多实际成果。与此同时,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欧洲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欧盟作为“粘合剂”的社会共识正逐渐消失,欧洲一体化前途未卜。
在这种情况下,勒庞作为法国极右翼政党的代表人物,提出要提升法国的独立自主性,不再受欧盟的整体框架限制。4月13日,勒庞在公布其竞选纲领时强调,独立、中间和稳定是其外交政策的三大基本原则。她表示,法国应从“布鲁塞尔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对欧盟进行内部改革,并宣称当选后将重新调整与德国的关系,包括停止支持德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申请等。这将对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前景造成较大冲击。
法德两国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两驾马车”,也是欧洲防务一体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两国已在防务合作领域取得一些成绩。不过,法德两国对于欧洲一体化的理念和目标并不一致。法国拥有独立防务体系,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希望通过欧洲一体化来加强其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德国则遵循包容性原则,更重视维护欧盟框架,希望利用欧洲一体化,恢复其在欧洲的传统影响力,保持与法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勒庞对德国的态度,无疑会使本就微妙的法德关系更加失衡,从而使得欧洲发展前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此外,勒庞对于北约持排斥态度。在此前的选举集会上,勒庞不止一次猛烈攻击北约对欧洲稳定局势的破坏,表示决不允许让法国军队听命于一个不属于法国主权管辖的军事指挥机构。勒庞表示,如果她当选总统,法国将再次退出北约。不过,勒庞同时称,不会放弃北约“集体防卫条款”,认为该条款对于维护欧洲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这看似矛盾的表态,表明法国要退出北约是不满其在北约中的地位,意图摆脱美国霸权体系的阴影,与美国争夺北约的军事领导权,或者至少是对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军事领导权。
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诸多对法国不利的举措,特别是美国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潜艇技术,直接导致法澳之间巨额常规潜艇采购协议中止,令法国愤怒不已,也给美法关系造成无法弥补的裂痕。倘若未来法国真的退出北约,不仅会使美法关系雪上加霜,也会对欧洲集体安全造成影响。
总之,此次两位法国总统候选人出现明显的政策分歧,既暴露出法国国内面临的诸多问题,也表明欧洲社会“裂痕”日益显现,更凸显了欧洲战略自主追求与美国霸权体系现状的矛盾。如果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在可预见的将来,欧洲社会的“裂痕”还将进一步扩大。(方晓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