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为抗美援朝老兵摄制大合影的故事有了“续集”,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志愿者手绘烈士遗像,圆烈士女儿多年心愿——

“75年了,我终于看清您的模样”

2022年08月08日09:03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李美林珍藏的老照片。

李美林与父亲的肖像画合影。张柳静摄

画中人仍是20多岁的青春模样,一身土黄色军装,眉头微蹙,目光坚定——7月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唐家坞村,75岁的李美林终于等到日思夜想的画像,画像的主人公是她的父亲李全烈士。

“画得好、画得好……”李美林轻轻抚摸着画像,泪水早已决堤。“75年了,我终于看清您的模样。”她喃喃道。

李美林出生于1947年,那一年父亲李全22岁。硝烟起,战事急。匆匆吻别襁褓中的女儿,李全离开家乡走向战场。此后,李美林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对父亲的印象也大都浓缩在一封封烽火家书之中。母亲不识字,家书都由大伯念读和保管。至于信的内容,她早已记不清了。

噩耗还是不期而至:1955年,李全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英勇牺牲。后来,李美林从长辈口中得知,1949年5月父亲被编入20军60师178团,第二年10月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先后参加长津湖战役和第五次战役等。1953年回国后,他随部队进驻浙东前线。1955年1月18日,在一次作战中,李全被炮弹击中,重伤不治,壮烈牺牲,生前曾荣立三等功。

李美林回忆,父亲牺牲后不久,家人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父亲的遗物:一面掌心大小的镜子和一张合照。李美林很喜欢那面小镜子,爱不释手。那张合照则成为祖母最珍视的物件,被嵌在玻璃相框中,一直挂在老屋厅堂。那是父亲所在排的合影,父亲站在最后1排右起第3个,相纸已发黄,依稀能看到轮廓。

30多年前,富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曾向李美林征集李全烈士的照片。李美林这才取下玻璃相框,因为年代久了,在取相片时不慎把右侧的一角撕裂。李美林心痛不已,小心翼翼把破掉的一角拼好粘上。

李美林重新打印了照片,一份自己留下,一份送给县民政局。

去年,唐家坞村来了一群修复老照片的摄影爱好者。李美林想到父亲的合影,便找到他们,询问是否可以将合影中的人物修复放大。摄影爱好者欣然应允,说可以试一试。

几天后,李美林收到肖像照,但照片放大后,父亲面容依旧模糊。修复人员遗憾地说,他们已经用尽办法,依旧无法还原烈士的清晰面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父亲的思念越来越浓,越来越想看清父亲的模样。”李美林说。

今年7月初,富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走访烈士家属时得知李美林的心愿。他们立即联系富阳区志愿军老兵关爱基金项目负责人薛余华,希望他帮忙想想办法。薛余华正是刷屏全网的抗美援朝老兵大合影项目发起人(详细报道见本报2022年1月13日第3版,相关链接请扫描二维码)。

接到电话后,薛余华放下手中的活赶到李美林家中。看到合影后,薛余华心里也没底。如此模糊的老照片,还能顺利还原烈士的清晰相貌吗?为了圆烈士家属的心愿,薛余华带走照片,再次拜访了抗美援朝老兵大合影项目的摄影师何荣发。

何荣发是当地知名的肖像画家,已退休多年。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立刻着手研究这张合影。他尝试各种手段、努力多日,出来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既然修图没用,那干脆自己动手画一张。”何荣发暗下决心。

这张老照片虽然看不清烈士的五官,但大致轮廓还在。何荣发对照照片,细抠每个细节。比如,烈士的眼睛不大,眼尾略有下沉,颧骨较高,脸型略窄。他花了一周时间,反复琢磨烈士的五官和着装,这才有了开头的烈士肖像。

“这就是我无数次梦中父亲的模样!谢谢大家的倾情帮助,圆了我大半辈子的念想。”李美林激动地说。(张柳静、罗云峰)

(责编:彭晓玲、唐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