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军粮管理机构和加工企业提高供应水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不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军粮供应企业管理现场交流会,现刊发会议推广的一些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凭借第三方检测报告验收入库——
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
盛夏时节,在东北松嫩平原,一望无际的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很少有人想到,这是河南省某粮食企业为提高军粮供应质量,专门在省外区域设立的优质粳稻基地。
近年来,该企业军粮配送业务从中原地区向外延伸,东北地区生产的优质大米,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该企业聘请专家团队,赴东三省多个粳稻产区调研,经综合考虑淀粉含量、脂肪酸值、口感等指标,最终在齐齐哈尔选取3块区域作为优质粳稻基地。
2020年秋,伴着阵阵稻香,颗颗饱满晶莹的万吨粳稻经过三筛三去、两次打磨抛光,被存入恒温仓库后依次发往新疆、青海等部队偏远哨所。从这一年起,许多高原哨所官兵吃到了由该企业自行种植、收获、生产、配送并可进行质量溯源的优质大米。
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是各地军粮供应系统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每一批军粮都要凭借第三方提供的质检报告才能验收入库。”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处负责人介绍说,多年来,各军粮供应网点每季度、各市每半年、省每年,均联合部队对库存军粮、部队食堂军粮进行检测,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军粮安全可靠。
2022年底,某直辖市军粮供应部门按照惯例,组织军粮质量检查。在大批检测报告中,一家粮食企业的原始报告引起业务科长王博的注意:报告中原粮生产日期标注为2020年,而军粮加工日期是2021年。“一年的时间差,会给军粮供应带来隐患。”该直辖市军粮供应部门不仅责成企业及时更换了这批军粮,而且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将情况通报给辖区军粮企业,使大家普遍受到警醒和触动。
在广东省军粮供应服务中心组织的“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中,面点师傅为官兵传授技艺。叶晓华摄
部队机动到哪里军粮供应到哪里——
伴随保障成为常态
如何对抗震救灾部队实施精准的军粮供应?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服务中心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条规律:由于部队在紧急出动时会携带单兵口粮,因而第一个供应时间点是在震后3至5小时,此时部队处于出发前的物资准备阶段,可由部队驻地军粮供应站保障;第二个时间点在震后第三天,此时救灾部队已基本完成搜救任务,准备转入休整,这时候的保障可由受灾地区军粮供应部门完成。
依据这条经验,2022年9月,四川省军粮供应服务中心组织力量对参与“9·5”泸定地震救援的部队进行保障,做到了在精确的时间、精确的地点,实施精确的供应。
与四川省军粮供应服务中心一样,各地军粮供应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做到部队机动到哪里,军粮就及时保障到哪里。
一次,某部赴新疆驻训。伴随保障的承德市军粮供应部门通过线上平台统计筹措、分拣物资,按照部队规定时间精准配送到指定地点,圆满完成动态保障任务。
多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军粮供应站干部职工传承拥军支前光荣传统,精心保障跨区域海训部队的军粮供应,为官兵提供满意的粮油服务。
想要及时跨区域供应,必须备足周转粮。为此,各省(市、区)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构建起“省(市、区)管理中心—区域配送中心—骨干军粮供应站”三级保障体系,形成“哪个方向需要重点保障,就集中力量保障哪个方向”的工作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部队遂行任务区域往往“山高路远坑深”,对实施伴随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军粮供应系统自觉叫响“军队是长城,军人是亲人,军供是使命”的口号,把部队需求作为无声的命令,在军粮供应的道路上风雨兼程。
2019年8月20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泥石流。接到为救灾部队供应军粮的通知后,成都市温江区某粮油加工厂干部职工纷纷请缨,3辆运输车组成的车队迎着风雨连夜向灾区进发。灾区电力、通信中断,道路崎岖难行,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几次规避危险,终于在深夜时分,将30吨应急粮油送达指定地点。
海南省军粮供应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驻军部队介绍粮油保管知识。刘启秀摄
走进部队问需于官兵——
为战服务再进一步
“师傅,为什么你做的馒头又白又香?”八一建军节前夕,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军粮供应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面对官兵的提问,面点师傅通过现场演示和手把手指点,让官兵掌握了主食制作技巧。
“把军粮送出去,只是第一步。”与广东省军粮供应服务中心一样,北京市军粮供应服务中心经常走访部队,跟踪了解军粮储存和使用情况。去年夏天,该中心主任赵长达来到某部队院校,该校后勤部门负责人反映:军粮入库时各项要求都达标,可不知为什么,没过多长时间就会生出少量虫卵。
赵长达走进该校储粮仓库查看,发现仓库温度过高,再加上不能及时通风,高温潮湿的环境导致虫卵滋生。对此,他指导该校改善军粮储存环境,解决了夏季滋生虫卵问题。该中心举一反三,面向驻军部队广泛开展储粮知识宣传,同时加大军粮更新频率,确保官兵吃的是新鲜粮、优质粮。
湖南、广西、江苏等省(区)军粮供应管理部门走访部队时发现,新形势下部队野外驻训时间长、强度大,保障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他们联合军地相关部门,组织研制系列“自热式野战快餐食品”,作为部队主食供应的补充。该系列食品“不用火,不用电,15分钟即可享用热饭热菜”,并在品种、口味、营养成分上充分吸收官兵意见,满足了野外驻训保障需求。
一些企业主动提高军粮品质。由于军粮价格相对固定,此举不但不能使企业盈利,而且会导致亏损。对此,这些企业负责人表示: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把“最后一粒米”送去当军粮。现在条件好了,理应给子弟兵提供更好的保障,这是责任,更是光荣。(孙兴维 王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