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老兵张崇岫拍摄抗美援朝战地照片1000余张——

不老的故事 永恒的见证

2023年08月05日09:30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图①:志愿军第九兵团某部反坦克小组向敌军坦克逼近。张崇岫摄  图②:强渡昭阳江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官兵在江水中向对岸发起冲锋。张崇岫摄  图③:志愿军第九兵团射击手夜间向敌人阵地射击。张崇岫摄  图④:在朝鲜兴高山修筑工事的志愿军23军官兵在坑道口张贴春联,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表达战胜敌人的决心。张崇岫摄  图⑤:张崇岫(右)与战友在上甘岭阵地留影。张崇岫供图  图⑥:张崇岫向前来看望慰问的武警安徽总队合肥支队某中队官兵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徐 伟摄

图①:志愿军第九兵团某部反坦克小组向敌军坦克逼近。张崇岫摄

图②:强渡昭阳江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官兵在江水中向对岸发起冲锋。张崇岫摄

图③:志愿军第九兵团射击手夜间向敌人阵地射击。张崇岫摄

图④:在朝鲜兴高山修筑工事的志愿军23军官兵在坑道口张贴春联,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表达战胜敌人的决心。张崇岫摄

图⑤:张崇岫(右)与战友在上甘岭阵地留影。张崇岫供图

图⑥:张崇岫向前来看望慰问的武警安徽总队合肥支队某中队官兵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徐 伟摄

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场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除了120余幅“弥漫”着炮火硝烟、铭刻着英雄儿女壮举的照片,展览还展示了一些实物,其中包括老式相机以及当年从长津湖捡回的两片枫叶。

照片的拍摄者、实物的主人,是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摄影组组长、如今已94岁的张崇岫。1个多月前,他刚刚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颁奖词这样写道:“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在滚滚东流的昭阳江上,他挎着枪,端着相机同战友们一起,迎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冲向火线……”张崇岫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新兴里战斗、长津湖战役,第五次战役江口洞战斗等一场场战役战斗的珍贵历史瞬间,留下永久的影像见证。

“我没想到,当年拍的照片能为我带来这么大的荣誉,这份荣誉属于浴血荣光的志愿军。”如今,张崇岫已步履蹒跚,但他拍摄的1000余张战地照片历久弥新。

“70多年过去了,我老了,但是照片不老,照片里的故事不老。”

“战场上,端相机就像端枪一样”

1952年11月,一套《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发行。4枚邮票里,2枚邮票的画面选自张崇岫拍摄的2张照片。

一张是《胜利会师》。长津湖战役胜利后,志愿军20军59师侦察队与朝鲜人民军在咸兴港胜利会师。大家高举着枪庆祝,兴奋的表情定格在镜头里。

一张是《涉江追击》。照片里,志愿军20军官兵蹚着江水强渡昭阳江,炮弹在江水里爆炸,水花溅得十几米高。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当年上级让张崇岫“搞摄影”时,他并不情愿。

“为什么不让我端枪打仗?”讲述这段经历的张崇岫,右耳戴着助听器,说话语速很慢,但那一刻忽然升高的语调,流露出一名军人渴望上阵御敌的本色。

1942年,读了3年小学的张崇岫,加入新四军第7师巢南游击队,“我的母亲是个有文化的小脚女人,是她鼓励我参军”。因为年纪小,后来张崇岫被送到为抗战培养人才的皖江联中学习,回到部队后担任文化教员。

1948年,张崇岫在兵团政治部组织的新闻培训中,第一次接触到新闻摄影。然而,培训结束后,谨记着团领导“要回战斗连队做基层政治工作”嘱托的张崇岫,并不希望去兵团宣传科。

“你有连队生活经验,又上过战场,将来能去战斗一线拍摄。”科长的解释,让张崇岫明白了自己的新职责,“战场上,端相机就像端枪一样”。

“当时,照相行业多是照相馆里师傅带徒弟。我在战场上,只能自己摸索。”张崇岫回忆,解放上海后他才获得一部徕卡相机,“那时才算真正开始摄影”。

1951年,张崇岫随志愿军第九兵团奔赴朝鲜。“你这是什么武器啊?”“这是一个特殊的‘手枪’,威力可大了。”作为摄影组组长,张崇岫把几十卷胶卷放进布袋子里,像子弹带一样缠在腰间,带着一台徕卡相机、一台蔡司相机,几乎全程参与了抗美援朝第二次和第五次战役。

“只有靠近些,才能拍出好照片”

“离战火这么近,连坦克履带上的纹路都能看清!”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国,第一次在一个摄影展上看到张崇岫拍摄的抗美援朝战地照片时,十分震撼。

作为一个入行30多年的摄影家,许国很清楚,张崇岫在战场上拍摄这些照片时要面临何等的危险。直到有幸与张崇岫结识相熟,听老人讲起在战场拿起相机的往事,他愈发钦佩眼前这位老前辈。

“搞摄影,胆子要大!只有靠近些,才能拍出好照片。”张崇岫说,要拍到别人很难拍到的照片,必须到一线去,能听到爆炸声,听到战士们冲锋时的喘息声,闻到浓浓的硝烟味,“哪里枪响,就往哪里凑。”

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张崇岫基本上是一边摁快门,一边躲子弹。有一次,张崇岫去阵地上拍照,或许是因为镜头反光,敌人的重机枪一路追着他扫射,“子弹嗖嗖地在头顶穿梭”。他曾被炮弹弹片刮得“秃噜了一块头皮”,腿也被炸伤过。然而,在张崇岫看来,“我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不能怕,也不知道怕。”

长津湖战役中,张崇岫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和官兵们一起冲锋,用冻得半僵的手指摁下快门,记录悲壮激烈的战斗瞬间。

战场上,张崇岫不只将镜头对准炮火。他的照片中,更多地展现出志愿军官兵的蓬勃与乐观:一名年轻战士坐在乱石堆中,小心翼翼地摆弄着手里的绣花针,身旁战友望着他露出灿烂的笑容;志愿军官兵从雪坡上溜下,像玩滑雪一般开心得哈哈大笑;志愿军女战士和朝鲜人民军女战士手挽手跳舞,亲如一家……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在战火硝烟的背景下,尤显可贵。

“不认真记录下来,怎么向后人交代”

94岁的张崇岫,眼睛已看不太清楚,佝偻的身躯让他的脚步慢下来,出行需要坐轮椅,说话时经常要由大女儿张雯雯在一旁当“翻译”。

张雯雯却感慨,父亲从不服老。在张雯雯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末从部队转业回到老家合肥工作的父亲,没有闲下来过。他曾先后在《安徽画报》和《安徽日报》工作,后来调至安徽省文联。他写诗写小说,发表了多部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电影剧本。

十几年前,张崇岫被查出患有食管癌,胃部被切掉了五分之三。然而,张崇岫依然坚持写作,撰写并出版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

近年来,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抢救式收集、整理张崇岫的抗美援朝战争照片100多张,经张崇岫同意后捐赠给安徽省档案馆。2021年,安徽省举办“亲历抗美援朝——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展”,吸引了30余万人次参观。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张崇岫欣慰不已,“这是对志愿军那段可歌可泣战地岁月的认可”。面对各方赞誉,张崇岫说:“记录这些场景,为历史留下见证,是当时组织、上级以及那个时代交给我的使命。不认真记录下来,怎么向后人交代?我就是一个摄影人,一个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摄影人。”

“八一”前夕,武警安徽总队合肥支队某中队官兵代表,来到张崇岫家中慰问。张崇岫和官兵们一起翻阅他的摄影作品集,细细地给这些年轻的战友讲述当时的战况。

新兵张震带来一份礼物——他为张崇岫创作的一幅画像,“感谢像您这样的老兵不畏生死、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会苦练本领,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冲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房间里,回荡着年轻官兵和张崇岫的合唱。激昂的歌声,那么清澈响亮,那么热血沸腾。(孙戎、潘娣、梅良仿)

(责编:彭晓玲、温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