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美新型无人潜航器亮相

2024年06月04日09:05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近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研发的“蝠鲼”号无人潜航器公开亮相。据悉,这款无人潜航器已于今年3月完成海试,验证了模块化运输、组装、长航时及快速机动能力。

新世纪以来,美国海军逐渐重视海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无人水下潜航器设计、研发和列装工作。2020年3月,“蝠鲼”项目正式获批。该项目体现了美国海军在水下无人潜航器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长航时、大航程和远距离作业等。总体看,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设计的“蝠鲼”号无人潜航器具有以下特点。

模块化设计。“蝠鲼”号无人潜航器能够快速拆卸,由5个标准化集装箱装载后进行远距离运输,抵达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减少了对海军基地、港口的依赖,提高了部署能力。

水下生存能力。“蝠鲼”号无人潜航器外形与海洋生物蝠鲼相似,采用先进的水下能量管理技术,在低功率状态下能够长时间在海底潜伏作业,在高功率状态下能够快速机动,抵达预定位置。另外,“蝠鲼”号无人潜航器的机体采用新型材料打造,具备更强的隐蔽性和耐用性,提高了水下生存能力。

较高的载荷水平。“蝠鲼”号无人潜航器的机体宽度可能超过15米,工作水深约300米,有效载荷约8至10吨,可根据任务需求搭载不同载荷。

多任务处理能力。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介绍,“蝠鲼”号无人潜航器上安装了先进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装置,能够自主识别、采集水下信息,遂行多样化水下任务。水下作业期间,其无需伴随保障和后勤支持,可节约资金、时间和人力成本。

大量使用新型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的导航技术等,“蝠鲼”号无人潜航器还能依托“蜂群式”集群作战模式,在全球争议海域、关键航道对其他国家的潜艇、海底资源进行识别、监测及跟踪,提高单体海底态势感知能力。此外,它还能够与美海军其他作战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蝠鲼”号无人潜航器仍处于测试阶段。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表示,他们将根据“蝠鲼”号无人潜航器的实际表现决定是否进入下一轮测试。如果进展顺利,该项目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外界分析此举不仅可能刺激各国加快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研发进度,还将增大争议海域的冲突风险。(李伦)

(责编:陈羽、刘圆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