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新闻调查丨辽宁省阜新市军地合力打造“尊崇优待体系”

2024年06月15日09:31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图①:辽宁省阜新市退役军人金融服务驿站工作人员为退役军人介绍金融优待政策。李郡丰 摄

图②:2024年5月,阜新市地方媒体刊登2023年阜新籍立功受奖军人名单。李郡丰 摄

图③:阜新市地方医院的拥军优属病房标识。李放 摄

图④:2024年辽西区域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宣传海报。李放 摄

仲夏,辽宁省阜新市人民大街双拥主题公园人来人往。去年,阜新市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双拥文化长廊迁移改造,在繁华的人民大街打造双拥主题公园。记录拥军优属活动的图片、展现军民鱼水深情的书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2022年,阜新市军地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旨在建立军人“入伍前、服役中、退役后”全链条、全方位的尊崇优待体系,围绕官兵成长成才、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退役军人培训就业、退役军人抚恤优待等,出台23条具体拥军措施。《措施》落地两周年之际,记者来到这座城市,探寻新时代全链条尊崇优待体系带来的新变化。

应征青年眼中——

“双拥街”上受优待

正值大学生毕业季,在位于阜新市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征兵宣讲会现场,有志携笔从戎的大学生排起了长队。

“《措施》实施两年来,大学生入伍积极性越来越高。”阜新军分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每到征兵季和毕业季,学校都会举行征兵宣讲会。去年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四学生张亮就是在参加征兵宣讲会后报名参军。“我从小就读少年军校,早就有当兵的想法。”张亮说,“现在政策这么好,是参军的好时代。”

“1992年,阜新挂牌了第一所少年军校,后来还成立‘阜新市国防教育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现在已实现全市177所大中小学全覆盖。”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武部政委介绍,“这些年来,少年军校走出了很多入伍青年。”

距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不远的阜新市海州区前进路中段“双拥一条街”,是大学生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有餐饮、超市、茶馆、旅店等门市,放眼望去,一半以上店铺门口的醒目位置都悬挂“拥军门店”标识。今年初,前进路新增“拥军门店”21家,拥军商户组成“荣军商业联盟”,现役、退役军人及“三属”持优待证可享受专属优惠服务。

“以前周末我经常和同学们来‘双拥一条街’聚餐,很多店铺对军人军属有优惠,我们都觉得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张亮说。校园内外浓郁的拥军氛围,让张亮参军的决心愈加坚定。今年3月,张亮如愿步入军营。

这两年,阜新市大学生入伍士兵比例一直在95%以上,大学毕业生占比较《措施》出台前提高30%。

部队官兵眼中——

地方医院也温馨

“谢谢您,救了我母亲!”5月下旬,一名身着军装的战士手捧鲜花,走进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阳的办公室,向他敬了一个军礼。

就在不久前,这名阜新籍战士小李的母亲突发心梗,家人紧急将老人送到医院。当时,小李正在部队执行任务,无法赶回。

“当我们得知老人是军属后,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王阳告诉记者。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老人因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因阜新市内无部队体系医院,为方便军人军属就医,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牵头,与阜新市4家医院签订一揽子合作协议:发放就医保障卡,军人军属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开通远程诊疗系统,解决紧急情况下官兵无法及时到医院就诊的难题;组织专业医疗团队前往部队开展义诊、急救技能培训,为官兵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前看病,官兵经常得坐火车去朝阳甚至沈阳,到了体系医院匆忙开点药就返回。现在能在市内医院看病,方便多了。”一名驻军部队军医说。

既为军人家属保障健康,也为军人子女保障教育。在军地多部门合力推动下,《措施》对军人子女随迁转学、优先择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好政策就是无声动员。2023年,阜新籍官兵和文职人员立功受奖人数达478人次,比2022年增加109人次。《措施》出台后,全市还统一提高军人家庭慰问金标准,并于“八一”前夕在地方主要媒体刊发阜新籍立功受奖军人名单。

退役军人眼中——

就业创业更便捷

“今天提供的新能源企业相关岗位,大家有感兴趣的吗?”6月6日,由阜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科工作人员李思明担任主播的直播间热闹非凡。

线上线下一体联动。5月25日,阜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辽西区域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活动刚刚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惠及阜新、锦州、朝阳、盘锦、葫芦岛等五市的退役军人。今年退役的陆军某边防旅二级上士何龙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不时向工作人员咨询。何龙在部队服役期间主要负责营房维护和汽车修理,是个修理能手。退役后,他想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我希望能尽快转换身份、融入社会。”何龙说。结合何龙的特长和意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士兵培训学校工作人员现场为他推荐了几个岗位,最终何龙与本市一家汽车修理公司顺利签约。

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措施》出台后,为提高转业军官安置质量,阜新市从2023年开始按照二比一的比例设置安置岗位,并根据待安置军官的专业背景、在部队任职情况设岗选岗,进一步拓展安置范围。

转业军官何春龙刚回到阜新,一度有些担心安置去向。有了《措施》明确的新政策,何春龙选择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继续为战友们服务,对新岗位十分满意。

阜新市曾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措施》出台两年来,阜新市军地同心协力,不断扩大双拥“朋友圈”,绘好军民“同心圆”。

(刘魁毅 肖建勇 解放军报记者 刘宝瑞 制图:扈硕)

(责编:李枫、王先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