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里成长》背后的故事
《战斗里成长》电影剧照。资料图片
剧本《战斗里成长》是剧作家胡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表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在诞生之初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不仅被搬上了舞台、银幕,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
《战斗里成长》这部作品的雏形,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已经形成:1948年胡可、胡朋、歌焚、轻影、胡海珠5人集体创作,分幕写出了一份草稿。其诞生的背景是,1948年5月,华北广大农村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翻身的农民子弟为保卫胜利成果踊跃参军,同时大批国民党被俘士兵也加入到我军当中。在这种背景下,华北军区政治部要求胡可所在的抗敌剧社,创作一部有助于教育新兵的戏剧,并为部队演出。
胡可当时是抗敌剧社创作组的组长。接到任务后,他立即组织大家投入创作。胡可后来回忆:“那时写剧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要‘写作从主题出发’。现在主题是有了,但这个故事怎么写呢?创作组的同志们展开了讨论,胡朋说起之前被派到某区做群众工作时,在一次控诉敌伪罪证的群众集会上,一个妇女发现坐在台上的八路军干部正是她失散多年的丈夫;我则想起了在部队里常有父亲和儿子同在一个连队的事,也有兄弟二人先后参军、在战斗中相遇的事。就这样,战斗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故事一个个涌现出来。”最后,胡可和大家一起编写出一个因反抗恶霸,农民赵铁柱与儿子相继离开家乡,后在部队相逢,战斗胜利后全家团圆的故事。
剧本是分幕执笔的,最后由胡可统一结稿并取名为《生铁炼成钢》。初稿写出来,还没有来得及修改,创作组的同志们就接到了战斗任务。胡可就把这部初稿揣在挎包里,带到了战斗前线。在前线,胡可住在太原东山猫耳洞里,每天记录见闻。这期间,胡可被部队高昂的斗志、官兵间的战友情谊强烈感染着。深切、真实的感受,使胡可常常联想到那部待修改的剧稿。他想展示部队的生活,想把官兵艰难的战斗生活和英勇奋战的精神写出来。所以,他决定在原来剧本的基础上,把前后两部分都做些压缩,重点把中间父子十几年相见不相识的情节扩展开,更加突出对部队生活的描写。
胡可虽有改写剧本的想法,但是一直未能动笔。长期以来,胡可对这份初稿丢不开、放不下,像酝酿一坛老酒一样,让剧本里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一步步走向丰满成熟。北平和平解放后,胡可随军区机关进驻北平,被调到华北军区宣传部从事专职写作。1949年,在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观摩了各解放区的戏剧演出后,胡可受到极大鼓舞,创作热情高涨,随后便开始了对剧本的改写。1949年底,改写完成,胡可给《生铁炼成钢》起了一个新的剧名《战斗里成长》。他将修改好的稿子上交给时任军区宣传部部长张致祥。张部长阅读后对剧本很是赞赏,这让胡可深受鼓舞。他把剧本交给丁玲,使这部作品得以在《人民文学》发表。
《战斗里成长》获得了文学上的成功后,剧本交到华北军区文工团进行排演,刘佳担任导演。该剧预演后得到了田汉、曹禺、艾青等戏剧前辈们的指点和戏剧同行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胡可又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剧作在1950年春节期间正式公演。同时,剧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并在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上演。
《战斗里成长》这部作品经历了作者漫长的雕琢,又历经战争的淬火。抗敌剧社原副社长、胡可的老领导侯金镜,对这部作品赞不绝口:“读着他的成稿,觉得原来的草稿经过他的手,已经被赋予了生命,这是第一次,我沉醉在最熟悉的战友的作品里。”
这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革命战士,都凝练出他们在战争年代真实的处境、情感和期望。剧中,赵石头幼年时,爷爷被地主逼死,父亲赵铁柱报仇后离开家乡,石头也避居他乡,后来父子先后投身革命。当时,在革命队伍中,大家参加革命的目标不一,有人为了保家保村,有人为了报仇雪恨,有人为了打倒蒋介石……但大多是停留在简单的个体目标上,在行动上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性。作品中,赵石头多次要求参加突击队,营长赵钢因种种原因未能答应,后来赵石头私自下连,就体现出新兵对于组织纪律的漠视。如此种种,都是当时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革命部队大熔炉,千锤百炼成钢铁。最后,通过“诉苦大会”和“突击任务”,营长赵钢完成了对战士们的教育,那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革命任务不光是保卫个人的家,也不能光靠几个人,而是要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武装起来,通过革命战争报大家的仇”。
《战斗里成长》从赵铁柱一家蒙冤出发,引出父子二人的复仇之路,即投奔八路军,最后在军队相逢,在军队中成长,锻炼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作者通过赵氏父子的反抗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旧社会的不满,通过“赵铁柱”到“赵钢”的演变,反映出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先进性,尤其是通过一次战斗和对待战俘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组织纪律性与优良作风。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对于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具有积极的宣传作用,对于新兵的思想改造,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该剧剧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军营和战斗这条主线,赵妻的隐忍不屈、仓婶子对赵家妻儿的帮扶,显示出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歌颂之情。作品最后以一家团聚,父子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而继续奔走,赵妻义无反顾继续等待父子归来结尾。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带给人们以安慰、希望和生机。
这部作品的优秀品质,来源于胡可对自己亲历的农村和部队生活的提炼。他16岁就在北平西北郊参加了革命,长期以抗敌剧社为阵地,在晋察冀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工作。胡可不仅是文艺战士,也像普通战士一样参加过反扫荡、大生产、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战斗和运动。他了解农民在旧社会的生活,也了解新兵细致入微的心理。丰富的战斗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所以,在《战斗里成长》这部作品中,有他熟悉的人的影子,也有他自己的影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