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无论是否身着军装,退役军人李运飞的人生始终与3个角色紧紧相连——

一名老兵的奋斗誓言

2025年01月04日08:39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图①:李运飞(右一)与战友执行灭火任务。受访者供图

图①:李运飞(右一)与战友执行灭火任务。受访者供图

图②:李运飞(中)到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受访者供图

图②:李运飞(中)到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受访者供图

图③:李运飞(右)参加消防演练。受访者供图

图③:李运飞(右)参加消防演练。受访者供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长宁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运飞,从小就有一个心愿:当兵,在部队一直干下去。

  然而,2018年公安消防部队退出现役的消息,让时任武警新疆消防总队库车大队开发区中队政治指导员的李运飞陷入纠结:“也想过转业回老家,但又舍不得老部队。一想到留队也面临退役,心里更没了主意。”

  李运飞给退役多年的父亲打电话,想听听父亲的意见。父子俩有了下面的对话——

  “儿子,我现在还怀念部队的起床号声。你如果留队,还能听得到吗?”

  “起床号声?”李运飞有些惊讶,“改制之后,应该会延续部队很多传统,肯定有呀!”

  “那爸爸羡慕你啊……”父亲给李运飞发来一张照片,“想一想你当时为啥穿上军装,再做决定吧!”

  李运飞点开照片,心中一动:这不是那段视频的截图吗?他回想起那年夏天的一场生死较量。

  逆行者

  “即使不穿军装,也有责任站在为人民逆行的队伍中”

  2018年6月23日,地处山区的库车市乌尊镇因连日暴雨突发山洪,往日平静的喀让古河水量暴涨,洪水拍打着堤岸,一浪猛过一浪。

  “来人啊,快救救我们!”一对驾驶拖拉机过河的中年夫妇被困在河道,正惊慌地呼喊。两岸聚来三三两两的群众,有的焦急地打电话求救,有的大声喊话安抚他们的情绪。

  突然,一声警笛穿过山谷。“消防员来了!”两辆红色的消防车风驰电掣而来。先头车一个急停,身穿“橄榄绿”、外披“消防橙”的李运飞率先从车上跳下来。当时,担心洪涝灾害突发,他们正在山区巡逻,接到报警立刻赶来。

  官兵带好救援器材,迅速向河边奔去。“情况紧急,立即进行涉水营救。”汹涌的洪水中,拖拉机车身出现倾斜,李运飞有条不紊组织救援:保障组负责架设连接河两岸、途经受援点的低空救援绳索,监测组负责实时监控洪水流速、流量,对周边地域进行预警。

  “攻坚组检查救生衣,准备跟我上。”救援绳索刚架设到位,李运飞和一名战友就系上安全绳跳进洪水中。洪水中掺杂的树枝、泥沙不断打在李运飞和战友身上,即使他们全副武装,紧紧抓着绳索,依然两次被浪头打翻在洪水中。

  “喝了好几口水,全是沙子,鼻孔也被堵住。”情况远比想象得危险,李运飞和战友又一次被拉回岸边。稍作调整,他第3次向受援点发起冲锋。“绳子再高点!”李运飞抓紧安全绳一点点向前挪,被浪推回来、再向前,被洪水按下去、又挣扎着上来……模糊的视线中,受困群众的身影越来越近。

  在李运飞和战友的协同营救下,1个多小时后,受困夫妇成功脱险。上岸后,李运飞却因胃部、肺部、鼻腔灌进污水,体力严重透支陷入昏迷,被送往医院。

  几天后,病床上的李运飞终于醒过来。“两位老乡好着吧?”听李运飞这么问,一旁眼睛肿得像桃子的妻子强忍着眼泪使劲点头,把手机上一段救援时群众拍下的视频给他看。视频评论区里,很多网友为李运飞点赞,有的网友还用“逆行英雄”4个字向他表达敬意。

  “英雄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这个集体,我更喜欢逆行者这个称呼。”李运飞说。

  那天和父亲通电话时,看到父亲特意保存在手机里的那张视频截图,李运飞感慨不已。放下电话,他在心中笃定了一个想法:“即使不穿军装,也有责任站在为人民逆行的队伍中。”

  负重者

  “任务不知何时到来,我们要保持随时能战的状态”

  笔者在库车市长宁路消防救援站见到李运飞时,他正组织队员进行训练。训练场上,十几名消防员全副武装,精神抖擞。

  “负重俯卧撑准备,开始!”随着李运飞响亮地下达口令,队员们齐刷刷踏步上前,双手撑地展开训练,动作干脆利索,一气呵成。

  完成负重俯卧撑训练后,队员们紧接着又向1公里外的训练塔奔袭。“训练塔以前叫攀登楼,一共有6层,用来进行高空救援训练。”李运飞指着训练塔正面“严格要求”4个红色大字介绍,队员们不仅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攀爬课目,还要根据战术背景完成模拟营救任务。

  背着约15公斤重的实战物资装备,完成4组共200个俯卧撑后,马不停蹄训练下一项内容,身体能受得了吗?笔者正计算着训练量,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我先来!”

  自告奋勇的是95后队员薛良元。薛良元2023年入队,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近年来,许多像薛良元一样的年轻退役军人加入消防队伍,他们的想法大致相同:“消防员的工作虽然危险,却很有意义,跟在部队时很像”“自己还是个‘兵’,只是换一种方式为祖国和人民‘站岗’”……

  薛良元来到训练塔下,率先向上攀爬,其他队员紧随其后。“其实第一轮的负重俯卧撑,只是起到‘唤醒’身体机能的作用,多课目一体连贯作业,才是保持身体状态和强化技战术水平的关键。”李运飞介绍,库车是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长宁路消防救援站又地处库车化工园区,应急救援任务考验着队员们的体能,“任务不知何时到来,我们要保持随时能战的状态”。

  望向训练塔,每层楼的窗口里,不时闪现队员们矫健的身影。他们全程携带实战物资装备,根据任务背景开展破拆、火情侦察、人员搜救、紧急避险等训练。“如今,消防职能向‘全灾种、大应急’拓展,对救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训练中,我们以火灾、洪灾等重点救援任务为背景,组织上突出课目连续不间断,场景上还原任务现场,让队员们更加适应复杂环境。”指挥作业间隙,李运飞向笔者介绍。

  随着“火情”被有效控制,队员们顺利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成功完成“营救任务”。列队集合时,那一张张汗津津、沾满烟尘的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守护者

  “能工作是幸福的,能奉献是快乐的,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

  2024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李运飞起了个大早。消防站原本给他安排了调休,可他没回家与妻子和女儿团聚:“家在阿克苏市,有200多公里远,加上站里也忙,跟妻子一商量,就决定留队过节了。”

  李运飞一路小跑来到消防站门口,几名队员已在等候。“人到齐了,出发!”说话间,他们坐上一辆小汽车,汽车后备箱里装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这些都是大家自发购买的”。

  这趟外出,李运飞和队员们前往库车市乌尊镇,去看望他们的老朋友——2018年从山洪中救下的李忠起、张宗凤夫妇。

  “是小李,小李来了!”一见到李运飞和队员们,正在棉花地里忙活的老两口直起身子,挥着手向他们走来。当年被救下后,夫妇俩专程到医院向李运飞表达谢意。得知他们靠种地为生,生活条件不太好,张宗凤患病还需常年服药,李运飞把这对夫妇记在心上。后来,李运飞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购买常用药品和生活用品,还联系朋友请来技术人员,指导他们科学种植棉花,增加产量。

  “小李的工作辛苦又危险,可逢年过节总不忘给我们打个电话,农忙时还带着队员们来地里帮忙。”说起李运飞和队员们,李忠起很是感慨,“他们不只是救人的英雄,更是牵挂我们的亲人。”

  让李运飞牵挂的,不只有李忠起夫妇。开展救援行动时认识的家境困难男孩,到儿童福利院宣讲消防安全知识时结识的孤儿……2012年入伍以来,李运飞一直坚持奉献爱心。后来,他发起成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义务献血、捐资助学、消防宣传等公益活动。“能工作是幸福的,能奉献是快乐的,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李运飞说。

  告别李忠起夫妇,李运飞和队员们驾车返回。途中,李运飞的手机响起来。

  “指导员,一听这铃声就是嫂子!”队员任增年打趣道。

  李运飞按下接听键,听到女儿李佳音在电话里喊:“爸爸,你一个人怎么过节呀?”

  “爸爸和叔叔们一起过节。”李运飞笑着应道。

  “妈妈说,你和叔叔们要忙着帮助别人,不能总回家陪我。我听妈妈的话,你有空就快点回来……”

  女儿的童言童语,让李运飞的眼圈有点发红。一旁的任增年赶紧说:“佳音真是个乖孩子。”(赵 健)

(责编:彭晓玲、唐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