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春节前夕,首届“八一勋章”获得者、火箭军某旅原一级军士长王忠心回到老部队看望战友——

“导弹兵王”的新期待

康子惜 记者 王凌硕
2025年02月02日09:01 |
小字号

春节前夕,南国某地细雨绵绵。清晨6点半,王忠心驱车赶往老部队——火箭军某旅,奔赴一场约定。

得知老班长今天“回家”,该旅官兵早早就在营区整齐列队、翘首以盼。尽管寒意阵阵,但大家心里燃着一团火。

王忠心入伍34年,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全军闻名的“导弹兵王”,带出300多名导弹技术骨干,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参加过1500多次实装操作,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报错一个数据。

2020年,执行完最后一次发射任务,王忠心光荣退休。临别之际,他与战友约定,每年回老部队看看。

“到了!到了!”车子缓缓停在该旅忠心广场上,等候多时的战友们激动起来。

走下车,王忠心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醒目的“八一勋章”雕塑、 宽阔的忠心广场、铭记荣光的“砺剑长廊”……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模样。唯一让他感到陌生的,是很多新面孔——

有刚下连的新战士,有2024年毕业的新干部,还有即将走上骨干岗位的预任新班长。大家围坐在广场,等待今天这场“砺剑”故事会的主角——老班长王忠心为他们授课。

“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学不懂的问题不搞明白不罢休。”王忠心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刚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忠心,面对的是导弹部队最难的测控专业。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硬是将20多本专业教材一点一点“啃下来”,将10万多字的操作规程熟记于心。在王忠心看来,选择成为一名火箭兵,就要把兵当到极致、把专业学到极致、把操作练到极致。

故事会现场,官兵被老班长敬业精业的精神深深打动,预任新班长苏建华也是其中之一。

互动环节,苏建华第一个站起来分享自己的奋斗足迹:“老班长,过去一年,我和战友在炎热的深山密林淬火,在漫天飞沙的戈壁荒漠驰骋,在冬日的比武场上亮剑。年底,不仅自己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所在班也荣立集体三等功……”

苏建华的分享激发了在场官兵的互动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向老班长报告喜讯:“我第一次以班组指挥员身份,圆满完成全流程战斗发射演练任务”“我登上了发射专业比武擂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好!好!好!希望你们快速成长起来,早日独当一面,担起强军重任!”每一名年轻战友的发言,王忠心都听得很认真。

得知老班长回营,王忠心的徒弟们都赶了过来。

牛永春是王忠心的“得意门生”,如今已晋升一级军士长。多年来,他先后经历6次换岗,次次都将岗位打造成放心托底的安全号位。

“老班长,我没有给你丢脸!”紧紧握着王忠心的手,牛永春激动万分。不久前,牛永春执行一项风险系数极高的任务。他连续熬了多个通宵,方案改了十几遍,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危险面前勇于担当,你们在任务一线发挥了关键作用。”听到老战友的新成绩,王忠心很欣慰。

一番互动交流过后,大家把王忠心请到“高级军士创新工作室”。在这里,高级军士群体获得的科研革新、战备训练、比武夺魁成果琳琅满目。这些奖杯、证书、论文和新装备,都是该旅审核后展示出来的,只为让老班长看到高级军士群体的新面貌。

在新装备展示区,实验桌上一台某型检测装备吸引了王忠心的目光。当年,为得到某线路准确数据,王忠心和战友反复研究分析,致力研发一种能够缩短该数据测试时间的新装备,花费了很大心血。但受技术限制,直到王忠心退休时,这一愿望都未能实现,这也成为他多年来的遗憾。

“现在,您的这个设想已经成功应用到部队建设中。这些年,‘高级军士创新工作室’的近百项革新成果,都已被推广应用,为备战打仗提供了有力支撑。”听着战友的介绍,王忠心感慨万千——

“这次回到老部队,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放心!虽然我退役了,但我的身后有一群更加过硬的战友,他们个顶个的棒,个个都比我强!”

“老班长,送您一个礼物!”活动结束,大家为王忠心送上一本老部队的高级军士群体风采集。王忠心将这本册子捧在手中,一页一页认真翻看,心中燃起了更多新期待——

“来年,我们再相聚时,希望看到你们再立新功!”临别之际,王忠心和战友的这个约定,让记者深刻感受到,强军路上,一代代导弹兵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铆定深山战位,托举大国长剑腾飞。

来源:解放军报

(责编:马昌、李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