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第80集团军某旅某连注重加强激发新兵主观能动性

强化打仗思想 促进快速成长

2025年02月10日08:56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发现目标!”寂静的深山密林中,列兵邓广哲眼睛密切注视着前方。经过抵近侦察,他终于发现“敌”前沿指挥所,随即将坐标方位回传。

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第80集团军某旅侦察对抗训练中的一幕,某连入伍不到5个月的新兵邓广哲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事后复盘,该连指导员张皓翔肯定了官兵们的表现,重点表扬了邓广哲等几名新兵。

笔者了解到,从下连开始,邓广哲就展现出较好的军事和心理素质。去年底,上级组织跨昼夜实兵侦察训练。考虑到此次训练在复杂陌生地域展开,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张皓翔在部署任务时,起初打算把新兵安排在后方学习观摩。但思来想去,他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便与连长商议,决定适当调整侦察小组人员构成,将新兵编入其中,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他们增长见识。

训练展开当天,天气骤变,张皓翔立即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安全教育,对新兵反复叮嘱,要求他们遇到问题,及时向干部骨干汇报,生怕他们因缺少经验发生意外。

刚开始时,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在第2次侦察行动中,邓广哲所在的小组报告:队伍遭“敌人”发现和反击,在疏散转移过程中,邓广哲不见了踪影!

天黑林密,张皓翔心急如焚,立即组织人员寻找邓广哲。就在大家苦寻无果、不知所措之时,邓广哲突然现身,还带回了关键“敌情”信息,这让虚惊一场的战友对他刮目相看。

原来,邓广哲发现自己掉队后,并没有害怕和惊慌,而是躲藏起来冷静回想各种方法预案和应急措施,很快有了对策。

他掏出指北针和地图,确定好方向和路线,在黑暗中摸索行进,最终找到了“大本营”,还沿途记下了几个“敌”哨所的坐标。

“没想到,这次新兵给我们老兵上了一课”“邓广哲好样的,这要是我,别说侦察‘敌情’,能安全返回就不错了”“现在的新兵不容小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训练就表现不俗,未来可期”……

听着大家的议论,张皓翔陷入了沉思,对如何带兵有了新的思考——

现在的新兵,具有文化水平高、经历丰富、思维活跃等特点,但对部队训练生活有一个适应期,也正因如此,不少带兵人对他们缺乏应有的信任,总觉得他们不够成熟,需要事无巨细手把手地教。这些举动,看似是关心,实则不放心,无形中限制了新兵的成长。

以邓广哲为例,他入伍前当过消防员,体能素质在新兵里名列前茅,是营连干部重点关注的好苗子。可下连后,遇到一些重要任务,班长骨干总是习惯性地大包大揽,把邓广哲“护”在身后。对此,一些连队干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训练让张皓翔意识到,对新兵进行过度保护和关爱,对他们的成长反而是一种束缚。当兵就是准备上战场,不经过千锤百炼,钢铁战士从何而来?

打定主意后,张皓翔组织班长骨干逐班摸排情况,并召开连务会研究解决方案。“新兵的成长,需要成功的激励,也需要挫折的磨砺,不能因为害怕他们出错就束手束脚。我们要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强化打仗思想,促进快速成长。”

大家达成共识,改变随之发生。组织体能训练,该连克服“操场化”倾向,将队伍拉到山林地带连贯实施;开展专业训练,教练员合理设置“敌情”和战术背景,提高官兵的应急应变能力;形势战备教育,引入战例分析,让新兵走上讲台,分享切身感悟……

走出“舒适区”,摆脱“保护圈”。新兵们在训练工作中表现得更加积极踊跃、干劲十足,没有人喊苦叫累,反而觉得自己接受的历练越多成长越快。该连老兵也深受感染,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连上下“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日益浓厚。(黄玉叶)

(责编:陈羽、任一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