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常态化组织多兵种小体系协同训练
一舰牵头组训 多方灵活参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习主席强调,突出体系练兵,强化联合指挥训练,强化军兵种互为条件训练,强化新领域新力量融入作战体系训练。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创造“联”的条件、“合”的机会,常态化组织多兵种小体系协同训练,让多兵种和不同专业一体联动,在互为条件的真打实抗中锤炼攻防硬功,促进部队战斗力整体提升。
空中,“海鹰”巡弋出击;海上,战舰交叉搜索;水下,“黑鲨”悄然潜行……近日某海域,一场多兵种协同训练有序展开。此次训练,由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所属护卫舰支队牵头组织,在明确训练时间、科目内容和保障需求后,其他友邻单位根据实际参训。
“这是我们探索常态化组织多兵种小体系协同训练带来的变化。”该基地领导介绍,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多兵种互为条件训练科目增多,对训练资源需求增加。为此,基地打破建制界限,常态化组织多兵种小体系协同训练——由基地各单位轮流牵头组训,牵头单位依据年度训练计划提出训练需求、申请训练资源,其他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参训,有效提升训练资源使用效益。
反潜是世界海军公认的作战难题之一,也是主战水面舰艇部队训练的重点科目。该基地某护卫舰舰长介绍,过去,支队只能在单舰反潜基础上,组织多艘舰艇开展联合反潜训练,有单一兵种的局限性,加上对手是模拟的,训练效益大打折扣。如今,支队组织反潜训练前,先上报编队训练计划,并通报友邻单位,友邻的潜艇某部、航空兵某部等单位可自主申请参加。多个单位不同兵种反潜力量,形成一个小体系进行协同训练,开展立体搜索和互为对手的背靠背对抗演练,实现了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和相互检验、相互成就,训练质效得到有效提升。
“参训兵力来自不同兵种单位,只有统筹好训练内容和参训对象,才能实现训练效益最大化。”该基地参谋部领导告诉记者,他们从精细制订训练计划抓起,对编组方式、资源调配、训练任务等进行规范,在各单位上报需求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内容统筹训练科目;按照“内容相近嵌入训、职能相近挂钩训、任务相近融合训”原则,合理划分训练单元,确保各参训单位精准施训。
前段时间,该基地某大队牵头组织一场联合突击训练,吸引多家友邻单位参训,进一步检验了部队信息共享、指挥控制、协同打击等方面能力。据了解,在一次次牵头组训的锤炼中,相关单位指挥员指挥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牵头单位达成训练目标,参训单位同样获益匪浅。参加舰机协同反潜训练后,海军航空兵某部一名机长坦言,训练实现力量集中调配,有效解决了单机搜索范围有限、研判目标难等问题,舰机协同反潜效率更高了。多次参加多兵种协同训练的南阳舰相继完成舰艇操纵、火力打击、战术协同等训练,拿到全训考核“入场券”,全舰战斗力提升明显。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组织20余场多兵种小体系协同训练,带动30余个单位多型装备多批次参训,完成数十项科目训练。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统筹调配训练资源,突出兵种融入体系能力,助推练兵质效提升。(高德政 徐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