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广西一名国画专业学生以武警官兵抢险救灾为题材创作毕业作品,并将画作捐赠给部队——

以我画笔 绘你英姿

安洁敏 特约记者 曹世凯
2025年04月12日08:34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3月下旬,武警甘肃总队收到一件快递。

快递里,是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郭钊彬的毕业作品——以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官兵参与积石山地震抢险救灾任务为题材创作的国画《中国速度》。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突发6.2级地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星夜赶赴灾区、全力开展抢险救援。

“当时我正在准备毕业设计,在新闻上看到部队官兵在严寒中分秒必争、彻夜搜救转移群众的画面,我被深深感动了。”郭钊彬告诉记者。

那次抗震救灾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展现的“积石山速度”令人惊叹:15分钟,西部战区前进指挥组完成抽组、整装出动;1小时40分钟,第76集团军某旅300余名官兵抵达大河家镇展开救援;震后5小时,武警甘肃总队临夏支队官兵已解救出47名被压埋群众……

新闻报道中,两名武警官兵抬着受伤群众穿过夜色中废墟的照片,给郭钊彬留下深刻印象。

“我从小学习国画,画过很多题材。看到这幅画面的那一刻,我就决定,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这份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勇毅与担当记录下来。”郭钊彬说。

那段时间,郭钊彬格外关注抢险救灾新闻,他一次次被军民之间的情谊感动:寒夜里,为让受灾群众尽早住得暖和、吃上热饭,官兵争分夺秒搭建帐篷、安装暖炉;灾区儿童自发写下感谢信,把自己珍爱的糖果送给官兵;年迈的老人为官兵送上御寒衣物,并说“我这个孙子长大了,也要让他去当兵”……

饱蘸感情的笔,绘出情深意重的画。最终,郭钊彬融合多个抢险救灾场景中的军人形象,创作出自己的毕业作品。画作里,两名面庞坚毅的年轻武警官兵在战友的帮助下抬着获救群众穿越废墟。官兵面庞上既有与死神赛跑的坚毅,又透出守护生命的担当。他为作品取名《中国速度》。

去年,郭钊彬顺利毕业,毕业作品报送第15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获得美术组最佳作品。

近日,活动撤展,郭钊彬取回了自己的作品,可他觉得这还不是这幅作品的“完成式”。“为了人民群众奋不顾身的人,理应受到人民的热爱与拥戴。我想将这份情感传达给所有参与积石山抗震救灾任务的部队官兵。”抱着这样的想法,郭钊彬联系到武警甘肃总队,提出将画作捐赠给总队。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被郭钊彬作为主要参考素材的新闻照片中的两名武警官兵,是武警临夏支队特战中队中尉小队长霍星宇与中士扎西才旦。地震发生当晚,他们随先遣队第一时间投入一线救援工作。郭钊彬的画作,描绘了他们与时间赛跑抢救伤员的感人瞬间。得知以自己为原型的画作被作者捐赠给部队,霍星宇十分感动:“作为普通一兵,被群众铭记,是我的光荣。”

据了解,目前该画作已被武警甘肃总队史馆收藏。

(责编:马昌、李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