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空军某部对保障力量实行模块化编组——

起降架次增多 保障人员减少

2025年05月19日08:30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5月中旬,空军某部机场,随着两批次异型机先后着陆,外场值班参谋立即派遣一个编组奔赴战位,展开“热加油”“热挂弹”保障。很快,战机再次冲上云霄。

笔者翻看当日飞行保障计划看到,多单位多机型同场组训,起降架次频繁,现场参与保障的人员却只有3个编组。

“这是我们实行模块化编组带来的新变化。”该部领导介绍,为提升保障能力,他们采用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的方式,分批次分机型精练协同保障和编组保障,围绕急难任务推开新型保障模式。

停机坪一侧,某保障编组组长正在查看当日保障装备调配表,并根据保障方案分配人员任务:战士于勇俊操纵完加油车后,驾驶挂车转运挂机训练弹药;战士李东和李达鹏操作充氧车、空调车为战鹰进行保障……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现场井然有序。

“保障力量模块化编组,既能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也能进一步满足战场需求。”该部领导介绍,他们制订多专多能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保障人员现实情况进行能力“画像”,并组织不同专业人员进行岗位强训和交叉互训,以扎实保障能力支撑高强度保障任务。

该部某分队荣誉墙上,战士徐茂军的名字后面有7颗红色五角星。“7颗星,代表我掌握了7个专业的技能。”徐茂军告诉笔者,为激发官兵学习热情,部队建立了“多专多能人才苗子库”,并明确规定,精通多专业保障技能的初级、中级军士,在评功评奖与选改晋升时优先考虑。

同时,该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联合院校和厂家围绕飞机抢救、带弹着陆等课目展开攻关,并安排编组成员外出培训,努力探索一条分工合理、专兼结合、编组运行的保障新路径。

据了解,去年,该部先后迎来不同军种、不同机型的数十家单位进驻,飞行保障架次不断增多,保障人员却同比减少,保障效率显著提升。

“除了实行模块化编组,我们还注重创新赋能。”该部一名参谋介绍,他们成立创新工作室,聚焦装备改进难题进行攻关,鼓励官兵大胆提出破解难题的“金点子”。

保障现场,一阵马达轰鸣,战士孟小龙操纵移动式机场废油回收装置进行油料回收。这台利用老旧报废器材组装的设备,1人操作即可回收6个废油桶内的混合油液,省时省力。近年来,该部一批革新成果被应用于保障一线。

前不久,该部在陌生地域展开一场快速拉动训练,编组成员合力破解难题,顺利完成应急保障任务,模块化保障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王 洋 章 越)

(责编:彭静、王潇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