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赓续红色血脉 永葆政治本色

2025年05月20日08:48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光荣的‘红色前哨连’,屹立在伟大祖国的南海边,刀光剑影吓不倒,荣华富贵不可撼……”近日,媒体集中报道了“红色前哨连”面对诱惑不动心、永葆本色铸忠诚的先进事迹。向他们学习,就要不断加强革命性锻造,自觉涵养拒腐防变的革命气节,赓续红色血脉,永葆政治本色。

陈毅同志在《题西山红叶》一诗中写道:“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他巧借西山红叶抒发情感,歌颂革命者“红透底”的坚定信念。

红色,是党旗、军旗、国旗最鲜亮的底色,也是人民军队政治本色的象征。我党我军在长期奋斗中,淬炼出一系列“红透底”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比如,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等。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我军在战争年代没有被艰难困苦和强大敌人压垮,改革开放后没有被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冲垮,很重要的就是一代代官兵不断传承赓续红色基因,始终保持“红透底”的政治本色。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文化不断冲击官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敌对势力妄图用“政治转基因”取代我们的红色基因。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不能变、红色血脉不能断。面对固根与毁根、铸魂与蛀魂的激烈较量,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自我革命,永葆“红透底”的政治本色。

永葆“红透底”的政治本色,就要强化理论武装。“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科学理论犹如汩汩清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滋养政治灵魂;又似指路明灯,可以在山重水复时引领前进方向。各级要持续改造学习、改进学风,推动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衔接、统一思想与改造思想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相一致,引导官兵孜孜不倦地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营养,使之成为政治“保质”、思想“保鲜”、品德“保纯”的强大思想武器。

永葆“红透底”的政治本色,就要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是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集中体现在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战斗精神、铁的纪律等方面,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根本所在。各级要把握精神内核赓续传统,常态化抓好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引导官兵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在寻根溯源、知史明理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永葆“红透底”的政治本色,就要纯正政治生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纪律教育,引导干部从思想上警醒起来,从行动上自律起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不可不以为然,切不可护短遮丑,切不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营造弊绝风清、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宋源硕 薛富洲)

(责编:彭静、任一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