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为强军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赵 飞 兰 军
2025年07月01日10:07 | 来源:中国军网222
小字号

●坚定强军报国之志,主动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特别是在年轻时候的紧要处,不同的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走向。军校学员是未来基层的中坚、部队建设的骨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军旅人生紧要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坚定强军报国之志,主动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在强军征程上练就过硬本领、践行忠诚担当、实现人生价值,为强军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到艰苦边远地区去。才从苦中来,功在苦中建。人人都想成功,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苦尽甘来才是人才的成长规律。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军校学员怀揣青春梦想,渴望在军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在迈入校门前吃下了十年寒窗苦,才能圆梦军校;在跨出校门后,仍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让自己在吃苦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苦地方,远地方,建功立业的好地方”,艰苦边远地区是强筋壮骨的“大熔炉”,也是干事创业的“好平台”。如今,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一些军校学员吃苦意识弱化,尤须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只有主动到艰苦边远地区去,做好吃苦的准备,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以苦学增才干、以苦练强心志、以苦干建功业,才能把自己锻造成堪当强军重任的栋梁之材。

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在军营建功立业的人物,大多从“卒伍”起步,经历过基层一线历练。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虽然任务重、压力大,却是富含养分的成长沃土,能给毕业学员提供成长所需的“钙质”。一线的锻炼是试金石、磨刀石,也是铺路石;一线考验人、磨练人,也成就人。进入新时代,军队选人用人越来越注重对干部基层任职经历和实绩的考察,广大军校学员只有强化“到练兵备战一线部队去”的自觉选择,主动到基层一线去经受磨砺、在战位上精武强能、于任务中创造佳绩,才能在军旅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成长为组织信赖、官兵信服的骨干力量。

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家国安危事,军人肩上责。我军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军队为人民”写在鲜红的战旗上。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军人立身为旗、戍边卫国,守护“岁月静好”……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实现人生抱负最好的平台。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反之,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广大军校学员只有自觉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主动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在卫国戍边、练兵备战、科研攻关等不同岗位实践中不断成长,在强军征程上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责编:任佳晖、唐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