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常思贪欲之害 远离不义之财

石爽
2025年07月09日09:11 | 来源:解放军报222
小字号

习主席指出,党员干部要“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有一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定力,保持共产党人本色”。贪廉一念间,荣辱两重天。党员干部应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存非分之想、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当之利,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对党员干部来说,工资基本等于个人收入,靠工资生活天经地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合规的福利取消了,不该发的“节礼”叫停了,不该有的“灰色收入”不见了,靠工资生活、过简单日子成为党员干部的“新常态”。尽管这种生活与锦衣玉食、朝歌夜弦无关,与骄奢淫逸、声色犬马无缘,但也用不着以权谋私、蝇营狗苟,用不着担惊受怕、遮遮掩掩,更能避免被“围猎”、被“套牢”、被“拉下水”的危险。

古人讲:“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从政或从军,就必须断了发财的念想。习主席曾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对于革命军人来说,进军营,就别再做发财的梦;想发财,就别进军营的门。这是我军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军人应有的职业道德。

“无病不怕瘦,当官莫嫌贫。”应该说,组织给我们提供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已经很好了。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总是与地方老板比财富、与企业高管比收入,抱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丑陋观念,难免会落到既往努力化为乌有、所获荣誉全部归零的下场。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嗜鱼,然“国人献鱼而不受”。他的理由是,如果“受鱼而免于相”,再想吃鱼就不自由了,他有官职俸禄,完全可以买鱼吃,实现“长自给鱼”。今天,党员干部也应算清这笔长远账,绝不能盯着工资之外的不义之财打主意。

周恩来同志在《过好“五关”》一文中写道:“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贪欲是人生的大敌,知足才能平安常乐。“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党员干部应牢记“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的古训,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扫心灵灰尘,自觉养成简单交往、俭朴生活的好习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责编:唐宋、王潇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