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巧练兵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陆军某旅开展通信协同训练,有效提升高温条件下全时全域的作战能力;空军某旅采取分时分组训练法,以灵活组训应对高温考验。入伏以来,酷暑之下,到处都有官兵挥汗如雨、苦练硬功的身影。
四时器不同,关键在于明。高温条件下如何科学练兵备战,检验的是一名指挥员的组训能力和实战意识。“对高温这样的天气,卓越的指挥官总是会巧妙地加以利用。”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曾在回忆指挥北非作战的情况时说,盟军研究了德意军队在这里的出动规律,高温对他们装甲和人员的影响,“就选择在高温和沙漠对他们最为不利的时候发起战斗”。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执行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由于忽视天候,武器装备被炎炎烈日暴晒,美军士兵在操作时不得不戴上手套,结果严重影响了精确制导武器效能的正常发挥。
高温天候是锤炼战斗技能、磨砺战斗意志的有利时机,但“夏练三伏”并非不顾实际地蛮练。各部队既要鼓励官兵挑战生理极限、昂扬战斗精神,也需要动态应变、科学施训。酷暑之下人员状态如何?装备性能有哪些具体变化?这些情况,都应当了然于心。特别要看到,近些年大批信息化智能化武器列装部队,一些高新精密装备对工作环境、温度湿度要求较高,急需我们利用高温这一难得时机,摸清装备性能,提高操作水平,尽快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
信息化战争中,数据就是炮弹和子弹。各部队应高度重视采集、掌握高温条件下训练的各项数据,结合大数据、大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用好数据,记录研究特殊天候下人员身体机能和装备的细节之变,从而及时对训法战法修正完善,在“灼天烫地”中真正实现科学练兵。
高温在“烤验”官兵练兵成果的同时,也检验着领导机关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是难以体察烈日之下官兵的状态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及时深入训练一线,围绕预防中暑、热射病防治等展开科普教育、预防救治,全方位摔打和锤炼部队,下大力提高暑热天候下的胜战本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