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英海军列装自主扫雷系统

2025年08月08日08:33 | 来源:中国国防报222
小字号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海军近日列装3套新型自主扫雷系统,标志着英国海军扫雷装备正在向自主化、操作远程化模式转型。

水雷作为传统海上威胁,其应对方式历经多种变化。早期扫雷行动主要依赖载人舰艇拖曳切割装置,以切断系泊水雷的锚缆,后续逐步引入声学、磁性和压力特征模拟技术用于触发感应水雷,扫雷手段得以拓展,但此类针对系泊水雷的处理方式需大量扫雷舰艇作为支撑。直至20世纪80年代,更高效的扫雷装备出现,相关问题才得到改善。

英国海军的扫雷装备发展规模起伏不定:20世纪50年代曾建造118艘木壳扫雷舰,80年代开始逐步研发亨特级和桑当级猎雷舰,装备数量显著缩减。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安全形势趋缓,英国海军扫雷作战能力建设节奏放缓。其在2003年采购的“浅水非接触扫雷系统”虽具备自主平台雏形,却在完成伊拉克水域扫雷任务后便退役。2005年两艘亨特级猎雷舰完成扫雷演练后,相关演练陷入停滞。

2015年,英国委托阿特拉斯电子英国分公司开发新型扫雷系统。2018年,首艘基于“远程联合非接触扫雷系统”的无人水面艇交付,并先后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寒冷气候和海湾地区的高温气候下完成极端环境测试。2021年,英国海军与该公司签署生产合同,采购3套升级版自主扫雷系统。

与此同时,英国国防综合审查决定,以自主扫雷系统替代13艘猎雷舰,包括7艘桑当级远海猎雷舰和6艘亨特级近海猎雷舰。若自主扫雷系统研发进度快于预期,13艘猎雷舰可能提前退役。

受装备需求调整及供应链体系变动等因素影响,英国海军订购的3套升级版自主扫雷系统近日完成交付。该系统由集装箱式便携指挥中心控制,以无人水面艇为核心,通过电缆连接1至3艘电磁线圈辅助艇,构建可灵活配置的联合非接触扫雷模块阵列。该阵列能模拟不同舰艇的磁性特征,通过强化信号实现对磁性水雷、音响水雷和现代化数字水雷的有效侦测和引爆。执行任务时,无人水面艇先以远程遥控模式对目标区域进行侦测,随后辅助艇释放强化信号,全程保持安全距离。

新型自主扫雷系统可以通过公路和航空运输,实现快速部署,并能与“水雷对抗措施系统”和“海猫”无人潜航器等平台协同作战。尽管尚未在测试中实际引爆水雷,但其反水雷算法已通过模拟评估,确认可安全可靠地复制触发水雷爆炸所需的特征。英国海军认为,在低威胁环境下,无人水面艇相较有人驾驶扫雷舰,在速度、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均具备优势。英国媒体认为,新型自主扫雷系统将成为英国海军未来清理航道的重要装备。(杜朝平)

(责编:彭静、彭晓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