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旅组织多课目连贯考核引导官兵提升协同应变能力
用好“指挥棒” 校准“风向标”


黄沙扑面,战车列阵。初秋时节,陆军某旅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多课目连贯考核火热展开。
“出发!”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官兵迅速行动,驾驶运输车向目标地域开进。机动途中,伪装防护、快速抢修、紧急避险等多个课目连贯展开,考核组针对不同课目临机导调多种特情,全面检验运输分队险难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真实战场情况复杂多变,只有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才能为打赢增加胜算。”该旅领导介绍,他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部分营连组织考核时,考核内容多集中在基础课目,复杂路况编队防护、战场紧急抢修等实战化课目存在粗训甚至漏训等现象。
此前,该旅在上级临机组织的一场跨昼夜运输训练中失利。当时,该旅运输分队受领物资紧急前送任务。任务途中,运输分队接连遭遇“敌”无人机侦察、道路损毁等多种复杂特情,官兵虽能熟练完成单车规避动作,却在车队整体伪装、紧急抢修等平时未纳入考核的课目和环节中频繁“掉链子”。最终,运输分队没能按预定时间完成任务。
痛定思痛。为倒逼官兵练强各项本领,该旅对训练考核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优化完善,不仅新增复杂地形编队机动等多个实战化课目,还将单课目考核调整为多课目连贯考核,要求官兵从难从严练协同、练应变。此外,他们建立“考核—复盘—补训”组训机制,每次考核结束后,作训科逐课目梳理官兵在考核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基层训练骨干集智攻关,针对性制订改进措施,瞄准短板弱项开展补差强训。
考核现场,一辆运输车遭“敌”火力打击,“受损”严重。紧急关头,指挥员一边命令其他车辆利用地形进行隐蔽,一边组织维修小组对“受损”车辆展开抢修。
“前方发现小股‘敌特’。”新的特情接踵而至,运输分队官兵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组织防御,各战斗小组与“敌”展开激烈交锋。关键时刻,突击小组悄然穿插至“敌”两侧,对其形成包围之势,一举将其歼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损”车辆刚抢修完毕,考核组又下达新的指令:“前方道路遭‘敌’破坏,立即迂回!”指挥员随即研判地形,重新规划行进路线,指挥车队继续有序前进。
“只有用好考核‘指挥棒’,才能校准训练‘风向标’。”该旅领导介绍,新的考核方式倒逼官兵按照实战标准从严训练,使部队应急应战能力稳步提升。今年驻训开展以来,他们以考核为牵引,组织官兵围绕运输保障重难点课题展开实战化训练,全面锻造“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李松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