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点击播报本文,约
战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较量。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锤炼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一张兵力装备对比表引人驻足凝思:兵力,我军1万余人,日军2.2万余人;手枪,我军3821支,日军9476支……实力悬殊,何以铸就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回望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人民军队之所以勇敢迎战、越战越勇、越战越强,重要原因在于这支军队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面对侵略者,他们以生命矗立起顶天立地的中国军人形象,浇铸出光耀千秋的民族魂魄。
胜利的信念是在斗争中取得的,强军事业是在斗争中前进的。坚持敢打必胜,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凝练概括了熔铸在人民军队精神血脉中的胜战基因,深刻揭示了强军事业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开拓的历史必然。气为兵神,勇为军本。一支军队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都不能替代人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所激发的强大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武器装备日趋信息化、智能化、隐形化、无人化,短兵相接的场面减少,但战争节奏加快、强度烈度加大,对官兵战斗精神和意志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习主席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只有既保持革命加拼命的无畏勇气,又涵养心胜加智胜的科学精神,才能确保在关键时刻敢打必胜。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各级应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解决好官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深扎精武强能、备战打仗的思想根子。深入研究强敌对手,聚力破解备战打仗中的突出矛盾问题,高质高效推进战斗力建设。发挥重大军事行动和演训任务“磨刀石”作用,注重运用难局险局危局砥砺意志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坚持把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在近似实战环境的考验中练胆激气,用“钢”积蓄“气”的力量,用“气”彰显“钢”的威力,切实做到钢多气盈骨更硬。(谭乐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