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决策须防“投射效应”


点击播报本文,约
“未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应对措施,而是盲目地按照惯例下达指令……”某部在一次对抗训练复盘检讨中,针对实战意识不强、经验主义作祟、随机应变不够等问题,举一反三、直击要害,查弱项、补短板,着力提高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过往经验、主观认知投射到当前情境,用固有思维模式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一效应的核心是以己度人,反映出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作战力量构成多样,作战样式灵活多变,作战空间更加广阔,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一旦形成思维定势,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极易导致判断失误,给指挥决策带来致命影响。
《了凡四训》中写道:“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实践中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可以让人少走弯路。但是,如果一味迷信经验、唯经验是从,就可能沦为经验主义。一些自以为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往往越笃信自己的判断,不经意间就容易坠入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窠臼。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战争中知彼知己,时刻把握对方的真假虚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方能用兵如神、以变制胜。如果死抠“兵法”,抱着本本主义不放,不懂得因情而变、因势利导,就会打败仗,吃大亏。无数战争实践告诉我们,经验思维存在直线性和片面性,“投射效应”是导致指挥员决策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如果一味躺在经验簿上睡大觉,总以为“万变不离其宗”,总想着“以不变应万变”,难免思想僵化、故步自封,最终影响决策、贻误战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正是因为李德“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而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并且“包办代替,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强加于人”。朱德同志对此批评道:“军事上的教条主义,伴随着其他方面的教条主义,使革命受到严重损失。”
有人说,决策是一场孤独的冒险。这是因为,一旦定错进攻方向、下错战斗决心,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指挥员要想谋划周全、决策无误,必须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打破教条主义的枷锁, 跳出路径依赖的藩篱,丢弃思维定势的包袱,善于从反向、立体、全面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问题,从而达成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世界上没有比军事更难的科学了。”难的是“战胜不复”,难的是“拔足再濯,已非前水”。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军事革命日新月异。正所谓“任何事都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战争永远与你的心理预期唱反调”,各级指挥员要主动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深入研究未来战争新特点、新规律,强化作战理论、战术战法创新,让思维活跃于战场、洞见于诡道、领先于对手,真正从根本上消除“投射效应”的负面影响。(刘国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