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突袭卡塔尔破坏和平努力


点击播报本文,约
9月9日,以色列军方对在卡塔尔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发动精准打击。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两年来,以色列首次将打击范围延伸至美国盟友卡塔尔。卡塔尔是以色列与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的主要斡旋方之一。以色列将卡塔尔作为打击目标,开创了一个恶劣先例,严重破坏和平努力,威胁地区安全。
以色列的袭击正值哈马斯就阶段性停火方案展开内部磋商之际。卡塔尔长期通过人道援助、资金支持和政治斡旋等方式为哈马斯提供帮助。以色列把军事行动推进到卡塔尔,本质上是对哈马斯生存根基的釜底抽薪。但卡塔尔并非直接冲突方,而是长期活跃于地区事务的斡旋方,其境内不仅有哈马斯代表处,还有美国驻军,以色列的袭击相当于把战火引入了缓冲区。
以色列此次对卡塔尔的突袭行动也显示出其无意进行和谈,这一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调解机制的破坏。卡塔尔凭借与哈马斯、以色列、美国等多方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巴以冲突的调解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既为以色列搭建了与哈马斯间接沟通的桥梁,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以色列的此次袭击实质上是对这一调解机制进行的试探性破坏。其二,彻底背离“两国方案”。长期以来,“两国方案”一直被视为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可行路径。然而,以色列的行动逻辑表明,其更倾向于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对巴勒斯坦的实际控制,而非通过政治妥协达成共存。
在以色列看来,只有将所有潜在的敌对因素全面进行高压打击,才能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事实上,“零风险”安全在中东是难以实现的。试图凭借军事手段彻底消除所有威胁的做法,不仅无法根除隐患,反而会不断带来更严重的安全风险,最终陷入“越打越不安全”的恶性循环。此外,以色列还坚信唯有现实的威慑手段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然而,这种逻辑却忽视了仇恨在代际间的传递,同时也低估了阿拉伯国家的自主意识。长远来看,这种以武力追求“绝对安全”的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
以色列的袭击,对美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此次事件暴露出,美国在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色列激进行动的影响,导致其难以全面履行对中东盟友的保护责任。海湾国家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产生了深重疑虑:如果美国连其盟友的安全都无法确保,甚或对以色列的越界行为采取默许态度,那么海湾国家依赖美国的安全逻辑将无以为继。此次事件也使美国陷入战略两难。美国既要维护与以色列的特殊盟友关系,又要保持与海湾国家的合作。以色列的这种单边行动实质是对美国的一种战略绑架,这必然加剧美以之间的信任赤字。这种情况下,海湾国家可能加速寻求多元化的国际伙伴,以对冲美国影响力衰退可能带来的风险。部分阿拉伯国家或重新评估与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进程。这些变动都可能给地区局势带来新变数。
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突袭,或许会成为中东局势发展的一个危险转折点。它不仅加剧了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更撕裂了地区脆弱的信任纽带。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中东地区的仇恨与矛盾非但无法通过军事打击来消除,反而会因无辜平民的伤亡和主权尊严的受损而不断加剧。如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推动重回谈判桌,考验各方的智慧与决心。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