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锤炼指挥现代战争的过硬本领

2025年10月08日09:04 | 来源:解放军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西部战区某部通过“任务式指挥”,锤炼各级指挥员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自主决策能力;海军某基地复盘近年来海上维权斗争,重点查找指挥短板;火箭军某部对各级指挥员掌握新技术新装备情况专项评估,倒逼大家把拥有科技头脑作为指挥能力的刚需……沙场秋点兵,鏖战中军帐。连日来,全军各部队在演训中练指挥、研指挥、强指挥,进一步锤炼指挥现代战争的过硬本领。

习主席深刻指出:“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制胜在指挥,打仗即打将。过硬的指挥本领是作战的根本要求,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各级指挥员要“高效指挥担起统率千军之大任”和赢得战争的关键,就必须因势而变、因敌而变、因装而变,不断升级指挥本领。

“人头比不过,枪炮比不过,在指挥上要比得过。对这方面(指挥)的训练不能放松。”抗日战争,我军利用抗日军政大学等机构对指挥员进行轮训,培养了大批懂日军并战而胜之的指挥员;解放战争,我军为争取各个战场之胜利,以战育人,最终“横扫千军如卷席”;抗美援朝战争,我军有计划分批次组织指挥员上前线,战争结束,全军指挥水平,特别是指挥具有大量新式装备的部队的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实践证明,“总是主动强迫升级指挥官指挥能力的部队,是不会失败的”。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参战力量更加多元,战场空间更加广阔,作战行动更加多样,对作战指挥的战略性、联合性、专业性、时效性和精确性提出更高要求。而现实是,一些指挥员仍然“两个能力不够”,存在“五个不会”。对于指挥员来说,指挥能力之痛是根本之痛,指挥能力差距是致命差距。各级指挥员只有紧盯“下一场战争”,常怀能力之“忧”,常发胜战之“问”,常思领兵之“责”,尽快让战争思维、作战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加快把指挥能力搞过硬,才能不断提高谋划打仗、指挥打仗、带兵打仗的能力,做到执戈在手,不辱使命。

习主席指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变了。”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战争制胜机理如同劈柴的纹路,是战争规律的反映。指挥训练中,积极研析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制胜所蕴含的信息主导、整体联动、精确释能、体系破击等新机理,就保证了锤炼指挥现代战争的过硬本领的正确方向。

打仗是双方或多方的对抗,锤炼指挥本领时当然不能搞一厢情愿。指挥本领如何提高,本质上是由作战对手决定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摸熟了自己的部队的脾气,又摸熟了敌人部队的脾气,这样的军人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能打胜仗。不知敌,难制敌。在熟悉自己部队的基础上,对潜在敌人的实力如数家珍、对敌方指挥员的性格了如指掌、对敌人的短板弱项洞若观火,“看透敌人的灵魂”,如此方能制订出有效的应敌之策,从而克敌制胜。

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认知科学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指挥活动,赋予辅助决策越来越多的科技内涵,并改变着其决策支持的属性。作为“拟人化大脑和神经”,指挥信息系统是现代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指挥训练中,在“主观见之于战场客观”的思维活动主导下,着力实现“人智”与“机智”有机融合增效,善于借助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作战资源统筹调配、作战力量体系运用、作战行动系统设计、作战方案可信评估,更有助于在解析作战能力、量化作战风险、预测态势发展中,进一步锤炼指挥现代战争的过硬本领。(屈怡)

(责编:王潇潇、薄晨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