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着院校,一头连着战场,海军83舰编队精心打造海上课堂——
“海上流动大学”的深蓝航迹(强军路上)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 |
83舰编队在香港举行舰艇开放活动。 |
![]() |
官兵们在甲板上列队敬礼。 |
![]() |
海军戚继光舰犁浪远航。 |
朝阳跃出,漫天金光为海洋注入滚烫生机。
11月9日,是海军83舰编队归港的日子。站在舰艏,学员王磊想再好好感受一下浩瀚深蓝的涌动脉搏。
“自9月26日起航以来,45天时间,我们在战风斗浪中成长,一个个镜头犹如电影片段在脑海中回放。”望着越来越近的码头,王磊激动地说。
此次由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组成的83舰编队,搭载着1200余名海军学员和官兵,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总航程8000余海里。随舰参训学员大多来自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潜艇学院、海军军医大学3所院校,完成多课目教学训练与岗位见习。
训练舰艇是海军军校学员的深蓝起点,在海军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海上流动大学”。
航行一路、训练一路、育人一路。又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用一个个奋斗故事,书写着人民海军未来脊梁的深蓝答卷。
“走向海洋、认识海洋,才能热爱海洋、献身海洋”
特殊节点,庄重仪式,总是让人心潮澎湃。
接近赤道,官兵们精神昂扬,在甲板上整齐列队,迎接舰艇由北半球跨越至南半球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
“5,4,3,2,1,我舰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嘹亮广播声,伴着汽笛声,在戚继光舰上空回荡。学员们在纪念仪式中,迎接航海“成人礼”。
“在世界航海史传统中,当舰艇跨越赤道、国际日期变更线等重要地点时,都会举行纪念仪式。”教员张志友说,中国海军航迹越来越远,希望学员们珍惜机会,铸牢理想信念,不断夯实本领。
一路航行,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转变,更是理想信念的升华。
“走向海洋、认识海洋,才能热爱海洋、献身海洋。”编队领导说,编队通过实情研讨、实践演练等方式,打造海上思政课堂,引导学员培育海洋情怀,矢志强军打赢。
随着编队驶入西沙海域,学员张斯琪迫不及待地和战友们拿起望远镜,眺望那片熟悉的岛礁。考取军校前,张斯琪曾在西沙服役。
甲板上,一堂主题微课开讲。海风混杂着飞溅的海水,海浪叠加着主机轰鸣,张斯琪和战友们围坐一圈,认真聆听政治理论教员讲述先辈“海上拼刺刀、小艇打大舰”的英雄事迹。
“赓续红色血脉,守护好这片蔚蓝”“要敢于亮剑、敢于胜利”……研讨环节,学员们争相发言,胜战基因悄然传承。
起航以来,编队航经10多个海峡水道,穿越祖国多个岛礁区、油气田、历史海战场。学员李星说,每次抵达一片水域,无论是热点问题的分析,还是建设史、海战史的介绍,总能加深他对“爱舰、爱岛、爱海洋”的理解。
在途经祖国最南端——曾母暗沙海域时,年轻的学员们分别在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甲板上,以挺拔身姿拼出“中国”二字。这是年轻官兵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海面一望无际,使命指引航向,我们的事业在大海上!”在曾母暗沙举行的大洋取水仪式上,李星给自己的取水瓶贴上了这样一张标签。他说,要带着这份赤诚,把家国情怀融入日常训练,以过硬本领守护万里海疆。
“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任务期间,这些令学员们记忆深刻的故事,成为这句话的生动注脚。
一个个青年学员追逐理想的身影,让戚继光舰军官蔡国强深有感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对党忠诚的信念在厚植。”他说,信念就像灯塔,指引航海者坚定航行。
“仗剑大洋、逐梦深蓝,需要练就过硬本领”
“航行多少海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水兵?”凌晨时分,戚继光舰主机集控室里,岗位见习值更学员季梦真问道。
一级上士周忠华并没急着回答,而是带着季梦真钻进主机舱开始装备巡检。开门瞬间,扑面热浪加上轰鸣噪声,让季梦真身体震得发麻。巡检不到一半,他们的作训服已被汗水浸湿。
巡检时,他们发现一处故障。在周忠华的带领下,季梦真做好辅助,参与了抢修全程。抢修完毕,看着对方沾满油渍的“花脸”,两人相视而笑。
“仗剑大洋、逐梦深蓝,需要练就过硬本领。”值更结束,季梦真复盘当天细节,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水兵有了新的感悟。
“训练舰艇是院校和部队、课堂和战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编队教学组组长这样介绍“海上流动大学”为战育人的作用。
编队着眼未来战场,精心打造海上课堂,依托舰艇真实环境,组织实操实训,让学员们在打仗的标准下,培塑指挥思维、练就过硬本领。
在编队行驶至南海某海域时,一场战时综合演练上演。
“我舰舵机舱‘中弹受损’,一级损管警报!”刺耳的铃声划破寂静,学员井海丰冲向战位,迅速判断“破口”位置,与战友们密切协同,用最短时间成功处置“险情”。
与坐在教室里不同,实习的过程,不仅有期待中的波澜壮阔,亦有不期而遇的惊涛骇浪。
“打仗的‘弦’一刻也松不得!”一天,83舰编队航行至某海域时,突遇一艘外国军舰抵近侦察。
“侦察取证部署!”沂蒙山舰上,正在航海长岗位见习值更的学员黄郅浩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观察外舰的一举一动,进行舰艇机动绘算和战斗海图作业。解除部署后,在军官张彭奕的组织下,学员们围坐在一起,总结经验,探讨应对未来海战的制胜方法。
“经过远海实习,我们意识到,学好专业只是手段,打赢未来战争才是目的。时不我待,我们要抓紧时间朝着胜战大踏步前进。”黄郅浩说。
“这帮孩子越来越像真正的舰员、指挥员了。”编队领导看着学员们被海风磨砺过的黝黑皮肤、被风浪淬炼出的坚毅眼神,不禁感慨。
“逐梦深蓝是我的梦想,为此我会不懈努力!”一名学员坚定表示。这段在“海上流动大学”里的淬火青春,将给予他们最深沉的底气和力量,帮助他们穿过无尽浪涛、驰骋万里海疆……
“你走近我、我走近你,在交流中增进互信”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每一名学员都是人民海军开放自信的代言人。
任务期间,编队先后组织3场甲板招待会,16批次舰艇开放活动,累计3万余名当地民众和外方代表登舰参观。
香江奔涌,紫荆花开。国庆节前夕,83舰编队抵达香港。在戚继光舰后甲板上,100余名官兵摆出“76”字样,欢度国庆。
舰艇开放活动中,许多香港市民走上甲板,同舰上官兵交流互动。武器装备展示区,讲解员为香港青少年讲解武器使用规范,并示范动作,引来众多参观群众打卡留念。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学员张瑞尧记得,他与战友们一同在香江之畔演奏《歌唱祖国》时,不少市民自发齐声合唱。歌声回荡,令人动容。
10月10日,83舰编队靠泊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开始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海天交接,晚霞灿烂。傍晚,绿茵场上,夕阳洒在中柬足球队员身上。编队官兵与柬埔寨官兵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明祖,朋友。”一场友谊赛后,1名柬方球员用汉语对学员吴明祖说。赛场上,吴明祖展现出的精湛球技与昂扬斗志,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10月11日晚,戚继光舰主甲板上灯光璀璨,中方学员与柬方官兵畅谈军旅生活。编队还在甲板上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区,中方学员进行了书法、茶艺、水墨画等传统文化的展示。
开放,促进理解;自信,赢得尊重。一位柬方军官赞赏道:“这场甲板招待会的水平和学员的素养令人印象深刻。”
一次跨越山海的握手,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这份自信与开放,体现在一场场军事交流活动中。
10月中旬,20名中方学员走进泰国皇家海军学院,开展为期3天的军事交流。其间,一堂别开生面的泰拳课,成为中泰学员难忘的体验。
泰拳招式刚劲有力,中方学员认真学习动作,尽显虚心求教、大胆尝试的开放心态。课程尾声,中方学员闫佳乐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动作,引得泰方学员阵阵掌声。“你走近我、我走近你,在交流中增进互信。”闫佳乐说。
海军学员是一朵朵浪花,更是新时代中国海军开放、自信、和平形象的代言。
“祖国永远在我心中!”“人民海军威武强大!”靠泊期间,海外华人华侨的深情留言,让舰上官兵倍感自豪。
戚继光舰早已超越一般训练舰的范畴,成为传递和平友谊的移动窗口。戚继光舰官兵说:“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一艘舰艇,更是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尊严与自信。”
(陈梦曦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3日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