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加快國防科技創新發展 助力軍隊現代化建設

禚法寶
2023年11月26日07:5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軍事科學研究具有很強的探索性,要把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加強軍事理論創新、國防科技創新、軍事科研工作組織模式創新,把軍事科研創新的引擎全速發動起來。習主席的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國防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是新形勢下推動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根本遵循。我們要全速發動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引擎,促進國防科技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撐。

面向發展前沿 加強基礎研究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推進,拉開了從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的時代大幕,必將帶來戰爭形態大演進、軍事戰略大調整、作戰方式大嬗變、作戰力量大轉型。推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必須堅持面向世界軍事科技發展前沿,面向強軍實踐重大需求,面向未來戰場,認真探索未來戰爭制勝機理,不斷提高國防科技對備戰懾戰勝戰的貢獻率,為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注入強勁動能。

瞄准世界軍事科技前沿,緊跟世界新軍事革命特別是軍事科技發展方向,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興起的機遇,努力縮小關鍵領域的差距,以取得比較優勢作為衡量創新發展的根本標准,選准科技創新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加強前瞻謀劃設計,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重大技術攻關上,集中優勢力量,大力攻克軍事領域的關鍵技術,掌握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從結構設計到力量配比再到科研項目,都應抓住主要研究領域,體現發展前沿,形成整體優勢,積極謀求戰略主動和軍事優勢。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多學科專業交叉群集、多領域技術融合集成的特征日益凸顯,大交叉、大融合、大突破已經成為現代軍事科學發展的基本規律。推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要努力提高技術認知能力,在建設思路、技術路徑上敢於蹚新路,打通技術鏈轉化為產業鏈的通道,提升國家戰略能力和武器裝備發展實力。要遵循國防科技的本質要求和內在規律,站在國家創新大體系、軍民一體化協同創新的大背景下,加快建立戰略性、基礎性、前沿性、開放性的科研創新平台,推動國防科技向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緊密結合、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互促進、自主創新與吸收借鑒並重並舉轉變。適應國防科技創新發展要求,搞好基礎管理,配套建立確保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支撐性管理機制﹔加強項目管理,努力形成分類分級、高效靈活、自適應、可持續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流程﹔拓寬技術轉化渠道,建立和完善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政策制度機制,推動國防科技創新成果快速轉化應用。

實踐証明,國防科技創新能“跳”多高、“跑”多遠,基礎研究是關鍵。因此,要著力抓好創新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搞好豐厚的科學儲備,正確把握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的關系,為推動國防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要把基礎研究作為推動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先導工程,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保持足夠、穩定的經費投入,在若干重大領域提前布局與優先支持,探索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力爭在基礎性、前沿性、戰略性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二要堅持運用系統工程的思維和方法,正確認識和科學指導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實踐,既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又要培育新的技術增長點,形成“基礎研究、開發應用、成果轉化,到集成應用再創新”的閉合鏈路。三要盡快打通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促進科研成果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和服務備戰打仗中落地生根。積極探索以技術群、項目群等形式開展科研協作攻關,加強軍地溝通協作,暢通技術需求通道,促進科技成果盡快實現轉化。

樹立科研為戰導向 以創新制勝未來

聚焦實戰是軍隊建設的核心目標,必須把堅持作戰需求的根本牽引作為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指導原則,始終瞄准明天的戰爭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和軍事科技,探索形成與時代發展同步伐、與國家安全需求相適應、滿足未來作戰要求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

推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必須牢固確立科研為戰的根本導向,深入研究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特點、作戰樣式、作戰重心和制勝機理,堅持以作戰需求牽引基礎研究和戰略前沿技術探索,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聚焦備戰打仗等制度機制,同時要緊盯未來作戰對手,准確把握戰爭形態演變趨勢、世界軍事科技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思想觀念,科學籌劃今天的備戰、設計明天的戰爭、制勝未來的戰場。

戰斗力始終是軍隊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戰斗力標准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戰爭攻防作戰機理的復雜程度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對於戰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因此,必須把自主創新作為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的重要因素、構成要素和實現途徑,善於發現新技術對戰斗力發展的潛在推動力,在全面實現強軍目標的偉大實踐中促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

為適應打贏信息化和智能化戰爭要求,著眼有效履行使命任務,就要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完善科研協同創新機制,打造融合創新平台,全面推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一要把國防科技的薄弱環節作為推進自主創新的主攻方向,同時加大原始性創新力度,著力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科技前沿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構建既能使國防科學技術儲備不斷增加、又能使之快速轉化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正確處理重點技術與一般技術、通用技術與專用技術、傳統技術與高新技術的關系,做到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實現各類技術、各類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二要把握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需求,重點解決科技管理體制、需求生成機制、科研計劃體系等方面問題,提高科研整體效益,形成推動自主創新的強大活力。大力推動技術基礎資源軍民共用共享,建立完善軍民標准化協調機制和技術服務機制。三要健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政府的科技協同創新政策制度,最大限度發揮各方面的優勢,著力打造融合創新平台,形成推動國防科技協同創新的整體合力。

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 讓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推進國防科技創新發展,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科技人才隊伍,自主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必須積極適應國防科技創新發展要求,大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平台,讓更多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競相涌現。

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把培養人才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真情、聚才的方法、用才的膽略、容才的胸懷,大膽使用戰略科學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不斷壯大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團隊。堅持國防科技重大建設工程和人才建設工程一起抓,在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務實踐中大膽選拔、使用、錘煉各種人才,培養造就新一代科技帥才和領軍人才,把國防科技和裝備領域打造成國家創新人才的高地、人才成長興業的沃土,形成國防科技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面。明確國防科技人才的評價方式和標准,完善國防科技人才差異化評價和政策支持機制,構建符合國防科技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體系。改革科技管理與人事制度,讓科研管理跟上科技創新的步伐,真正為科研人員放開手腳、騰出時間、搭建平台,把科研創新的舞台放心交給他們,讓他們在科研創新中當主角、唱大戲。

科學公平的評價機制對於激勵創新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實踐証明,任何一個基礎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都離不開長期的積累和多次的失敗,這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規律。因此,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過程中,既要鼓勵科研人員有奇思妙想,又要寬容其在探索實踐中的失敗。提倡各類科研計劃的實施不以論文、專利數量為項目目標,注重原創成果的取得,允許一定的失敗比例。對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實行同行評價,突出中長期目標導向和原創價值,著力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下大力氣激活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的“一池春水”。

全面貫徹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進一步增強人才隊伍建設活力,最大限度激發國防科技人才的創新動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遵循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成長規律,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制定競爭激勵和崇尚合作相結合的政策制度,促進人才資源有序流動、合理布局,為地方人才服務國防科技建設搭建好平台,著力形成人盡其才、盡展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