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央視10日再次解密我國新銳導彈,並曝光我國C-602和C-802A兩款新型飛航式反艦導彈。報道稱,我國飛航式導彈採用與飛機類似的噴氣式發動機,配備穿甲爆破戰斗部,一枚導彈就能重創或擊沉3000噸級戰艦。飛航式導彈研制過程中曾遇到很多困難,發動機試驗甚至3次發生爆炸。
一枚導彈可擊沉重創或擊沉3000噸級戰艦
據央視節目介紹,與其他導彈相比,飛航式導彈要長時間在大氣層內飛行,有點類似飛機,因此其設計與飛機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導彈專家關世義介紹稱,飛航式導彈是在大氣層飛行的,所以要利用空氣動力,升力主要由機翼產生,此外彈身也能產生升力。
除了外形設計類似飛機,我國飛航式導彈也採用和飛機發動機類似的噴氣式發動機。這樣,導彈可以與民航飛機差不多的飛行速度飛行,配上先進的控制系統,它可以貼著海面超低空飛行。在海浪的掩映下,雷達想要發現它並不容易,更何況研制人員還賦予其一定智能——提前規劃飛行路徑。“這是因為射程遠了以后,作戰范圍比較寬,飛行中可能會遇到障礙物、島嶼等,甚至會遇到對方的防空區。我們事先知道戰場情況后,就可以繞過去。”關世義如是說。
據介紹,C-602導彈全重隻有1噸左右,卻可以打擊上百公裡外的目標,一枚導彈就能重創或擊沉3000噸級戰艦。關世義稱,該導彈採用穿甲爆破戰斗部,作戰時先穿入目標,然后在軍艦裡面爆炸,殺傷效果很好。
“小二黑”研制曾遇重重困難
報道稱,盡管國產飛航式導彈威風八面,但導彈研制之初是廠家自籌資金研制的導彈,國家層面沒有立項,相當於孩子出生了,卻沒有戶口,因此研制人員戲稱其為“小二黑”。
據參加過第一代飛航式導彈試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導彈專家丁振宗介紹,當年飛航式導彈最早的試驗場位於荒涼的密林中。他還透露,導彈發動機試驗過程中,發生過3次爆炸事件,炸到100多米高空,這也是選擇荒涼地區進行試驗的原因。
央視視頻還曝光了“小二黑”當年第一次打靶試驗的畫面,畫面中導彈緊貼海面高速飛行,成功擊中把船。定型試驗中,“小二黑”打出了六發六中的好成績。其中一次實彈打靶測試中,“小二黑”直接將數千噸重的靶船擊沉。
1984年,“小二黑”以鷹擊-8(YJ-8)的代號走進了國慶35周年大閱兵的方陣中,震驚世界,標志著中國從此擁有了比肩世界先進水平的飛航式導彈。
有了小二黑的基礎,中國的飛航式導彈瞄准了更高的目標。不但要打的更遠、更准,還要參與到國際飛航式導彈的競爭中。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飛航式導彈的研制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中國的研制人員考慮給“小二黑”裝上與飛機一樣的噴氣式發動機。據關世義介紹,採用這種發動機“比較省油,射程更遠”。不過,射程遠了,系統也更復雜,為此,研制人員沒少吃苦頭。“地面測試覺得可以了,就拉到天上去打,一打就不行,就出問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導彈專家劉慶楣如是說。甚至型號面臨即將下馬的窘境。就在下馬大限將至時,導彈研制迎來了又一次機會,並一舉獲得成功。
當研制人員帶著引以為豪的產品登上國際市場的靶場時,初試身手時的忐忑已經小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自豪。“C-802在國外現在還是發發成功。”劉慶楣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