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陳虎:中國4代機若能三五年內服役 性能略低也行

【查看原圖】
資料圖:近日,來自美國空軍第94戰斗機中隊的F-22戰斗機和第58中隊的F-35A戰斗機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了聯合空戰訓練。
資料圖:近日,來自美國空軍第94戰斗機中隊的F-22戰斗機和第58中隊的F-35A戰斗機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了聯合空戰訓練。
來源:新華網  2014年11月21日14:33
陳虎點兵:理解中國四代機,必須要懂的三個關鍵問題[高清]

新華網專稿:這一屆珠海航展帶給大家很多驚喜,也引發了很多討論。很多軍迷把運20和C17相比較、討論“鶻鷹”能不能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圍繞這些話題我講一些個人看法。

第一,運20沒必要與C17比高下。

運20和C17的比較是一個熱門話題,大家已經把它比較到了細致入微的程度,但是如果從裝備運用的角度來說,運20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與C17分出高下呢?

其實大型運輸機和戰斗機不一樣,戰斗機是直接在天空上PK的,而運輸機隻要保証使用就行了。戰斗機PK中性能上的差距和某些缺陷可能直接帶來的是無法奪取制空權、無法完成空戰任務的后果,但是對運輸機來說,隻要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保証有效使用,先進程度有細小的差距問題不大。

不同國家的戰略運輸機是根據各自的需求提出研發指標,所以歐洲的運輸機方案比美國、俄羅斯、中國的都要小,但是夠用了。

中國的遠程大型運輸機和美國相比使用的需求和環境都不一樣,直接做技術性能的比較意義並不大。

運輸機的改進從技術上來說更容易,現在的大型運輸機普遍採用翼下吊挂式發動機吊艙,換裝絲毫不影響飛機氣動布局,可以不斷的改進。

如果隻從某些硬性指標來比較,有些問題就沒法理解:美國為什麼會用C17替換C5?C5的載重和航程更大。

為什麼俄羅斯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是伊爾76而不是更大的安124?甚至在烏克蘭還有更大的安225,至今沒有什麼用戶。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不管戰略運輸機還是戰術運輸機,他們的服役周期相當的長,C130飛了幾十年依然在不斷的改進,所以運20沒必要跟C17直接比高下。

運20能夠出現在航展上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就,有了這樣的基礎,今后的改進和發展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第二是沒有過硬的四代發動機,就拿不出像樣的四代機。

在討論四代機特別是討論國產四代機的時候,很多人似乎忘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飛機發動機決定了它70%的性能。

對四代機來說,必須克服一個巨大的技術障礙:要隱身,就必須由外挂式武器改為彈艙式。

在機體內部設置足夠大的彈艙既佔空間又佔重量,所以四代機相對於之前的飛機顯得更加“肥碩”,沒有性能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很難有優異的性能。

第三,飛機研發有三大項要做平衡:性能、時間、成本。

對現在的中國來說,時間成本比性能更重要。在保証同代技術水平的情況下,一些性能比世界頂尖戰機略有差距可以接受,隻要能夠同台競爭就可以。

在中國軍迷熱烈討論四代機的時候,美國下一代戰機的方案已經分別由波音和洛馬公司提交國會,中國四代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那就是研發周期的壓力。

三五年內如果我們的四代機能夠定型裝備,哪怕是性能指標略低一些都沒有問題,如果單純追求高精尖的性能而把研發周期拉的過長,那我們的四代機面對的可能是對方更先進的下一代戰機,所以性能、技術的先進程度脫離了時間概念沒有意義。

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成本涉及裝備數量、涉及到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如果能用更低的成本研制出哪怕性能略微差一些的四代機,仍然具有足夠的優勢。裝備足夠數量的戰機、憑借價格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奪得一席之地對我們更為重要,所以關注性能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關注研發周期和研發成本。(陳虎)

分享到:
(責編:邱越、楊牧)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