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從平時到戰時如何轉換,從駐地到疏散地域野戰指揮所如何開設,指揮所轉移后指揮權如何交接……”針對這些問題,10日上午,38集團軍首次將“中軍帳”拉到野外生疏地域舉行為期3天的四級指揮機構演練,錘煉指揮機構的作戰能力。
據介紹,此次演練主要著眼38集團軍拓展使命任務背景下的四級指揮機構演練,採取“情況誘導、上下聯動、實地展開和同步實施”的方式,檢驗指揮所開設、指揮所接替、指揮所指揮和指揮所轉移交替4個問題。
38集團軍軍長王印芳介紹說,此次演練本著查找短板弱項、檢驗完善准備、牽引備戰落實的思路,全面規范戰時各級各類指揮所組織實施工作,強化官兵隨時准備打仗思想,提高部隊快速反應和出動能力,始終保持備戰的狀態,確保隨時能夠拉得出、聯得上、能指揮。
入夜,氣溫跌至零下15攝氏度,指揮方艙的大屏幕上仍然實時顯示著各個方艙的動態和戰場態勢圖,參演人員忙碌的處置著各種問題。38集團軍作訓處處長趙一起介紹說:“將指揮機構演習和冬訓、戰備拉動等結合起來,既錘煉了機關人員嚴寒條件下實戰本領,又檢驗了信息化裝備的信息通聯、對上通聯和信息系統流轉,充分檢驗了四級指揮機構的實戰化指揮能力。”
據介紹,此次演練實現了4個規范:一是規范指揮所編組模式,探索實踐滿足戰爭和非戰爭兩種樣式,適應固定、機動和野戰三種狀態的四級指揮所編組配套方案。二是研究規范指揮所通聯建設。著眼固定、機動和野戰三種狀態及干擾條件下,研究語音、文電和視頻三種聯通手段建設規范。三是研究規范指揮所行動流程。圍繞指揮所開設、交替和轉移等主動行動,研究解決指揮所組織實施的程序、方法及標准,形成規范有序、嚴謹使用的指揮所行動規范。四是研究規范指揮所指揮流程。著眼理順指揮作業席位之間、要素之間和指揮所之間的工作關系,研究探討在信息處理、籌劃決策、指揮控制和相互協同等環節的信息閉合流轉問題,確保指揮順暢不間斷。(劉濟美 李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