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饒7月12日電 7月11日15時左右,江西省萬年縣民兵黨員突擊隊10人從搶險點撤回,他們在完成萬年河沈長圩史家埠泡泉封堵任務后,繼續留下來加固和監控。據悉,此次史家埠出現的泡泉周邊均是鬆軟地質,萬年縣人武部與水利專家商量后果斷決定,舍棄工程機械,先后投入175名民兵,和當地干部群眾一道,採取“人力接龍”方式進行封堵。
7月10日14時,萬年縣人武部作戰值班室接縣防汛指揮部電話,萬年河沈長圩史家埠地段出現泡泉,請求民兵應急分隊火速前往排險。
14時30分,該人武部前指在周旭方部長率領下到達險情地段,和水利專家即刻勘察險情,初步判斷是一個8×10米的大面積泡泉。
泡泉面積較大,靠人力工程量太大,可泡泉周邊地質鬆軟,工程機械尚未接近就會陷入泥中無法動彈。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泡泉面積也在逐步擴大。陳營鎮武裝部副部長柴念生、民兵營長胡煥華主動站了出來:“這種險情前幾年也遇到過,工程機械不行就人工作業,我們和鎮、村干部來一次‘人力接龍’大比拼”。大家經過短暫商量,當即定下井字圍堵、石料覆蓋的處置方案。
周邊4個鄉鎮的民兵應急分隊共175人相繼趕到沈長圩救援。大家說干就干,參戰人員有序排成45米長的曲線形,在響亮的號子聲下展開了一次“大接龍”。
在整個搶險行動中,全體參戰民兵無一個人抱怨、喊累,個個都在埋頭苦干,展現了萬年民兵敢打敢拼的精神風貌。
11日凌晨3時許,史家埠地段泡泉得到有效控制。為防止次發險情,人武部成立民兵黨員突擊隊,留下10名骨干繼續進行加固和監控。此次搶險,共裝填沙袋2000余個,回填鵝卵石等石料200立方,所有民兵參與搶險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張鋒、梅永前、馬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