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九江7月12日電 7月11日下午17時,經過連續7個多個小時的奮戰,武警水電二總隊60余名官兵成功處置了長江干堤南側土橋堤排洪閘右下方一處管涌險情,加固了堤壩,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洪水長時間的浸泡,江西九江廬山區新港鎮長江干堤南側的鄱陽湖防護堤土橋堤排洪閘右下方出現一處管涌群,如不及時處置,管涌處必將逐漸掏空圩堤,對大堤造成致命威脅。土橋堤地處長江跟鄱陽湖交界的地方一個小尖口,全長0.7公裡,1954年、1973年、1983年、1995年、1998年曾5次發生決口。
情況緊急,11日上午10時,已經奮戰多日的武警水電二總隊教導隊60余名官兵顧不上勞累,火速趕往事發地點。根據現場險情態勢,他們採用打樁固腳、沙袋填壓、反濾導滲的方法進行處置,官兵們首先在管涌群周邊打下40余根木樁,為即將填充進去的沙袋筑好圍欄,隨后在管涌處交替填充碎石沙袋壓住管涌,以便滲出清水。現場,搶險官兵肩扛、手抬傳遞沙袋,陡峭的堤壩上形成了一條沙包“人力傳送帶”。由於之前的降雨,濕滑鬆軟的大堤護坡幾經踩踏,變得泥濘不堪,很多官兵不小心摔倒,爬起來又接著干。當時現場溫度高達37度,連日救災,19歲的陝西咸陽籍列兵范思豪的后背已經晒得脫皮起泡,看上去讓人心疼,但不管隊干部怎麼說,他都不肯回營地休息。不少官兵們的手被磨破了皮,腳被扭傷,但是大家輕傷不下火線,仍然堅持戰斗……經過連續7個多小時的奮戰,11日17時,該處險情被成功排除,共拋填沙袋5000余個。(徐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