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中國空軍形成高中低空相結合防空反導作戰體系

【查看原圖】
劍指蒼穹。劉川 攝
劍指蒼穹。劉川 攝
來源:中國軍網  2016年08月29日08:19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8月28日在空軍“英雄營”表示:開創世界上首次使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先例的“英雄營”,裝備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地空導彈后,已經形成作戰能力。目前,空軍地面防空兵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形成了遠中近程、高中低空相結合的作戰體系,信息化條件下防空反導能力全面提升,構筑起捍衛國家空天安全的藍天盾牌。

防空反導是空軍戰略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著眼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要求,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體系,全面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

申進科介紹,空軍防空反導裝備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特別是國產化水平大幅提升。在勝利日大閱兵上亮相的紅旗-9地空導彈,主要用於抗擊各類航空空襲目標,是我軍中高空中遠程防空裝備﹔紅旗-12地空導彈,是中國自主設計的新型中高空防空武器﹔紅旗-6彈炮,是我軍新一代末端防御武器裝備,以導彈的高精度和高炮的高射速實現末端防空攔截。

作為空軍防空反導力量代表隊的“英雄營”,首任營長岳振華創造的“近快戰法”,在國土防空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新的歷史時期,空軍地面防空兵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開展實踐創新,不斷賦予“近快戰法”時代元素,在創新驅動發展中鍛造現代防空鐵拳。

申進科說,空軍深入開展的“藍盾”演習,是地面防空兵適應新的空天威脅和作戰樣式變化,拓展形成的防空反導實戰化訓練模式,成為空軍實戰化訓練四大品牌之一。“藍盾”演習立足聯合防空反導戰役背景,突出“偵、打、走、防、保”集成訓練,著力構建防空反導一體化訓練格局,促進了基於信息系統體系作戰能力的快速生成和提高。

空軍發言人表示,空軍戰略轉型正處在由量變積累到質變跨越的關鍵時期,主建不能忘戰。空軍時刻不忘練兵備戰、能打勝仗這個初心,緊貼使命任務、作戰對手和戰場環境強化實戰化訓練,不斷提升打贏能力,維護國家空天安全。(文強、張雷)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