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 “槍王之王”的精彩對決【4】

【查看原圖】
參賽狙擊小組利用聲響實施掩護狙擊。王濤攝
參賽狙擊小組利用聲響實施掩護狙擊。王濤攝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2018年10月19日18:52

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 (羋金 盧亞其 馮來來)18日正午時分,武警某訓練基地靶場,陽光分外耀眼。西班牙國民警衛隊狙擊手馬科斯上士伏在地上,快速拉動槍機,將子彈裝填進狙擊步槍內,爾后迅速調整呼吸、集中精力,等待150米外隨時可能出現的目標。

馬科斯正在參加的是“鋒刃-2018”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在接下來的5天裡,他和隊友聖提亞哥下士,將與來自中國、白俄羅斯、以色列、巴基斯坦等21個國家軍警憲同類部隊的逾百名狙擊精英同場競技。

馬科斯是一名實戰經驗豐富的狙擊手,曾遠赴阿富汗、科索沃、伊拉克等地執行任務。即便如此,他仍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接下來出現的目標最小直徑隻有3厘米,還不足一個乒乓球大小,而顯靶時間僅有5秒鐘,戰機稍縱即逝。

“這個課目是利用聲響掩護狙擊,重點檢驗狙擊小組分析掌握戰場環境、快速捕捉戰機和精准協同狙擊的能力。”據現場裁判員介紹,狙擊小組2名射手可自由分配5發子彈,但必須在2分鐘時間內,利用隨機播放的6次模擬槍炮聲作為掩護,對5個直徑依次為3至7厘米的目標進行射擊。

狙擊手素有“槍王之王”的美譽,但每一個“槍王”都是從不斷挑戰自我極限中鍛造而來。同樣面對利用聲響掩護狙擊課目,中國海軍某部狙擊手王源震在研究競賽策略時,提出了一種“穩妥”方案:放棄直徑3厘米和4厘米的目標,以確保后面3個目標都能命中。但遭到隊友張亨的直接否決:“戰場上,狙擊手沒有選擇目標的權利,更沒有穩妥的‘第二方案’。”

此時,在百米外的偵察判定狙擊課目競賽場,剛走下射擊場的武警新疆總隊狙擊手王杰額頭上依然冒著汗珠。在這一課目中,他和隊友李崢嶸先潛行通過5米排水管道,再利用模擬無人機戰場監視畫面,判定出隱藏在幕布后面半身靶的位置,兩人在間隔小於1秒的時間內果斷擊發。

“這個課目的難點在於射手看到的畫面,是從目標背后拍攝的,與射手射擊朝向正好相反,好多選手都因判斷錯誤遺憾失分。”王杰告訴記者,“這個課目對射手的運用戰場地物、迅捷准確判斷空間和精准狙擊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

中國武警雪豹突擊隊隊員沈聖囡是首屆“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小組總冠軍獲得者。首日競賽的課目中,他印象最深的是多種姿勢狙擊。射手須攜帶25公斤彈藥箱向前躍進50米,分別採取立姿、跪姿、坐姿、臥姿,對100至150米距離上4個縮小1倍的半身區域靶進行射擊。

“要想在這個課目中取得好成績,必須克服負重運動后帶來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和光照、濕度及風力的影響。”雖然射擊條件極為苛刻,但沈聖囡認為很有必要:“狙擊手是反恐的尖兵、鋼刀上的鋒刃,必須具備多種條件下的打贏能力。”

此次競賽課目中出現的中國元素,也讓很多外國參賽狙擊手印象深刻。在近距離精准狙擊課目中,狙擊手的目標是58米外的2條長10厘米、直徑3毫米的玻璃管,下方懸挂一把軒轅劍。如果射手在35秒內兩發全中,則軒轅劍掉落,並贈予射手。

哈薩克斯坦參賽隊員耶門諾夫在這一課目發揮出色,斬獲軒轅劍。走下賽場,他高興地與隊友合影留念,分享喜悅。武警部隊參謀部情報局局長張曉奇道出了課目設計的初衷,“軒轅劍是劍中之王,體現了中國的尚武精神,贈予‘槍王之王’最合適不過!”

分享到:
(責編:岳弘彬、曹昆)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