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支委:挺直腰杆行使“一票權”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沒擺正位置,就難以發揮作用——
找准定位,讓聲音響亮
作為一名任職3年的連隊支委,第74集團軍某旅某連一級上士隆財榮,依然記得第一次參加連隊支委會的怯場經歷。
看著身旁清一色的軍官支委,隆財榮總感覺渾身不自在。其他支委各抒己見、討論熱烈,隆財榮卻很少發表看法。最后形成決議時,他也只是默默舉手同意。隆財榮認為自己雖然是支委,但不是“官”,說話定調輪不到自己,會議上更多是“表個態”,會后抓好貫徹落實。
相比“人微言輕”不願發言,偵察一連軍士支委羅上吉則是害怕“言多必失”而不敢發言。
5年前的一次支部黨員大會上,羅上吉高票當選為連隊軍士支委。當支委前,羅上吉參加過不少比武競賽,個人素質過硬,管理上也大膽潑辣,是連隊的排頭班長。但第一次參加支委會,羅上吉就出了“洋相”。會上,他還是稱呼“連長”“指導員”,發表意見還是講“我們排”“我們班”,行政職務習慣性帶入支部會議……
一次議訓會上,羅上吉針對偵察專業訓練質效不高的問題,提出新的訓練思路,被連隊黨支部採納。但不久后,在上級組織的偵察專業比武考核中,連隊考核成績並不理想。雖然大家沒有將矛頭指向羅上吉,但他的心裡總是不自在。
“瞎使權力還不如不使。”此后支委會上,羅上吉不再主動發言。漸漸地,他似乎在會議中隱身了,能証明他參加會議的隻剩下會議記錄裡的“出席人員”名單。
這種情況被在該連蹲點的機關干部寫進報告,引起該旅黨委一班人的重視。他們隨即對全旅軍士支委作用發揮情況展開調研,發現有的軍士支委開會時僅僅“到個場、表個態”,會后當個“傳聲筒”﹔有的軍士支委直言支委會研究的大都是敏感事務,涉及大家切身利益,如果建言不得當,容易得罪人。
“沒擺正位置,就難以發揮作用。”該旅組織科干事夏志飛告訴筆者,《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明確,支委享有平等的發言權和表決權。但實際上,一些軍士支委因認識偏差出現不敢說、不願說的現象,只是舉手而沒真知灼見﹔一些黨支部對軍士支委的意見建議重視不夠,致使他們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受挫,不自覺地選擇坐后排、當觀眾。
“從連隊骨干到軍士支委,不只是稱呼的改變,而是意味著更大的使命責任。隻有從思想上重視起來,用實際行動擔起責任、發揮作用,才能不負重托。”夏志飛說,為了有效激發軍士支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幫助軍士支委認清角色定位,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同時,他們還通過黨支部書記培訓,牢固樹立“行政有級別、黨內講平等”觀念,為軍士支委營造平等議事的民主氛圍。
羅上吉的情況引起黨支部關注,時任偵察一連黨支部書記盧衛主動靠上來談心交心,充分肯定羅上吉之前對連隊的貢獻,讓他不必為一次挫敗而失意。盧衛幫助羅上吉走出思想誤區,理順頭緒,並建議他在履職盡責時注重拓寬視野、提升業務能力,努力做到既“敢言”又“善言”。
“建議開飯前組織官兵小介紹”“利用零散時間開展談心活動加深官兵了解”“連隊龍虎榜既要表揚尖子,也應該表揚進步幅度大、成績提升快的官兵” ……自那以后,羅上吉表現活躍,在支委會上先后提出數十條建議,其中多條被黨支部採納。
有干勁更要有能力——
貼近崗位,讓本領升級
走進該旅某連,筆者發現該連黨支部組織委員是一名軍士。
在基層連隊,組織委員要掌握黨組織建設情況,做好發展黨員等方面工作,黨務工作能力要求高,通常由軍官擔任。軍士擔任組織委員,還比較少見。
一名軍士能否勝任這個崗位?
見到軍士支委尹忠時,這個問號很快被拉直。他的理論功底扎實,各類黨務知識了然於胸。前不久,該連組織第二季度“雙爭”評比,他按規定程序組織個人自評和班排推薦,工作開展有板有眼。
談起履職體會,尹忠直言:“本領恐慌感強烈!”剛上任那段時間,會議組織、發展黨員、會議記錄等黨務工作讓他直呼“頭大”。
為了干好本職工作,他加班加點地學習黨章黨規,夯實黨務知識基礎。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學習,他逐漸勝任這個崗位。
“為什麼選一名軍士當組織委員?”面對疑問,該連指導員黃海俊談了當時支部一班人的共識:讓軍士擔任組織委員,通過崗位促進黨務知識學習,提高黨務工作能力,有利於軍士支委作用發揮和連隊建設發展。
從一班之長到軍士支委,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能力素質這一關需要跨越。
4年前的一次黨小組會上,大學生士兵張天俊提出疑問:“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區別是什麼?”面對這個問題,黨小組長說:“李小平,你是支委,你來談談吧。”
在訓練上,李小平是出了名的“問不倒”。但那一刻,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沒回答出來。作為一名老黨員,黨組織的各種會議不知道參加過多少回,可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李小平瞬間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會后,李小平深刻反思自己的問題,在黨的基本知識學習上不夠認真,基本常識掌握不清。從此,他開始加強黨章黨規和黨的基本知識學習,黨務能力明顯提升。
“個別支委在工作中身份定位模糊、業務基礎不牢、履職能力不強,工作中既不了解掌握相關規定,也欠缺經驗和招法。支委功能弱化,容易讓自己變成可有可無的‘透明人’,更會影響戰斗堡壘的凝聚力戰斗力。”夏志飛說,通過蹲點調查,他們發現部分軍士支委對支部議事決策的基本內容、程序和制度要求不熟悉﹔某連召開支委會推薦黨員發展對象,軍士支委隻談工作表現,不談入黨思想情況,被另一名支委當場指出﹔還有一些軍士支委,會前醞釀不充分,把矛盾帶上支委會……對此,他們感到隻有緊緊抓住軍士支委能力擴容、本領升級這個杠杆,才能讓“兵支委”真正挺直腰杆、發揮作用。
這些年,該旅將軍士支委納入一線帶兵人能力培訓、黨組織書記培訓對象范圍,區分不同專題,採取案例教學、實務講解、研討交流等方式,組織基層黨組織議事、換屆選舉、召開組織生活會等專題授課,邀請優秀黨務工作者結合工作實踐登台傳授經驗做法﹔建立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務工作者與軍士支委結對幫扶機制,帶領軍士支委在工作實踐中學方法、攢經驗﹔結合軍士支委自身優勢,鼓勵他們按照支委分工獨當一面開展工作,在實踐中不斷錘煉與崗位相匹配的過硬本領。
“當前,大項任務壓茬推進,必須關注官兵的思想動態……”前不久,在某連黨支部會上,軍士支委張凱提出的建議,得到黨支部的肯定。該旅領導說,通過系列培訓和指導幫帶,像張凱這樣的軍士支委成長很快,他們正在推動基層連隊全面建設邁上新台階。
不能隻盯本位而沒全局——
提高站位,讓視野開闊
“趙啟飛要入黨了!”前段時間,某連公示了第二季度接收預備黨員名單,連隊官兵紛紛駐足圍觀。名單上,僅有該連偵察排副班長趙啟飛一人“入圍”。
隨后幾天,軍士支委黃健心裡並不舒坦。趙啟飛是本排副班長,雖然他能力出色、素質過硬,但免不了別人說閑話。公示那天,有人議論:“黃支委是不是偏袒自己人?”聽到這些,黃健心裡很不是滋味。
“當好軍士支委,難免要得罪人!”黃健想起了去年6月發生的一件小事,其他排的一名軍士發展為預備黨員,而自己排的戰士小張“落選”。那段時間,他發現小張與自己疏遠了,排裡一些戰士看待自己的眼光也變得有些不一樣。
“不求全部滿意,但求問心無愧。”作為一名軍士支委,黃健明白要站在全局角度考慮問題。
既是連隊班長,又是支部委員,雙重身份如何把握,是部分軍士支委必須直面的問題。某營教導員王厚祥告訴筆者,《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中明確,黨支部要“領導本單位全面建設”。支委作為黨支部班子成員,應當自覺站在全局考慮問題。但個別軍士支委認識有偏差,不能提高站位考慮問題,甚至礙於情面,議事決策有所偏袒,影響團結,不利於工作開展。
“軍士支委,首先是支部委員,其次是班長骨干。”談起這一話題,某連軍士支委鄭英杰感觸頗深。他認為,軍士支委開展工作難免會遇到利益矛盾,如果把班長身份擺在前面,是不合格的表現。“連隊這麼多班長,選你當支委,不就是希望你為全連著想嗎?”鄭英杰說。
此前,鄭英杰發現其他班排幾名導彈射手齊射訓練協同不好、精度不高,他在支委會上主動出謀劃策,幫解難題,還為此技術革新出齊射輔助訓練器材,在全連推廣使用。
“兩種角色並不沖突,反而互相促進。”三級軍士長梁海炳是某連軍士支委,他認為當好連隊支委,有利於發揮班長作用。
作為作戰訓練委員,梁海炳眼光早已跳出了班裡的“一畝三分地”,他堅持從全連角度進行訓練籌劃,設計的“套餐式”訓練方法顯著提升了全連訓練質效。
“軍士支委不能隻盯本位而沒全局。”該旅領導說,近年來,他們有意識培養軍士支委全局觀念,引導他們摒棄本位主義思想,主動站在單位全面建設的角度去建言獻策、履職盡責。此外,他們注重發揮黨支部幫帶作用,及時為軍士支委撐腰說話,做好官兵教育引導,讓他們有信心有底氣放手干工作。
黃健心情郁悶的那幾天,該連指導員吳昊察覺到了他的思想變化,專門找他談心交心。隨后,吳昊還專門上了一堂黨課,講清了入黨程序和支部議事規則,並重點表揚了黃健客觀公正的工作表現,帶動大家支持他的工作,把心思精力放在能力提升和工作實績上來。自那以后,大家對黃健多了一份認同與尊重。
有了黨支部支持,黃健工作干勁更足了。課余時間,他經常主動與不同班排的戰友溝通交流,掌握官兵思想﹔訓練場上,他為大家講解裝備操作技巧和訓練要領,拉近戰友感情……一次黨支部安全形勢分析會上,黃健提出的3條建議,讓支委們眼前一亮,最終被全部採納。
“提高站位推動連隊建設發展,是軍士支委該有的樣子!”言語間,黃健眼神裡寫滿了自信。(賈煥章 王鵬 程錫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