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鬆水憶忠魂
——社會各界人士追憶烈士周昆訓
莽莽確山埋烈骨,滔滔鬆水憶忠魂。
8月4日,吉林省舒蘭市人民武裝部上校政治委員周昆訓在抗洪搶險救災中英勇犧牲。在周昆訓為之獻身的白山鬆水,在他出生成長的大河之南,英雄的事跡廣為傳頌。家人懷念這位好丈夫、好父親,戰友痛心部隊失去一位好干部、好黨員,群眾緬懷他、崇敬他、贊揚他……近日,記者走訪多位周昆訓的親朋好友,從他們的點滴回憶中,追憶周昆訓不平凡的一生。
親人說——
他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周昆訓犧牲后,大哥周文訓立即從河南老家趕到舒蘭市。得知弟弟在生死關頭先讓司機棄車避險,自己被洪水沖走,周文訓說:“他就是這樣的人,做出舍生忘死的事,我一點都不驚訝……”
在周文訓看來,在紅色家風中熏陶成長起來的周昆訓,骨子裡早就刻下了嚴於律己、樂於奉獻的精神品質。“我們的爺爺周景純1947年參加革命,大伯從抗美援朝戰場歸國后犧牲在抗旱救災一線,周昆訓是聽著他們的故事長大的。”周文訓告訴記者,周昆訓從小就想當兵,“小時候,三舅也在部隊,他一休假回家,周昆訓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三舅的軍裝……”1994年,17歲的周昆訓如願穿上心心念念的軍裝走進軍營。29年來,他一直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裡不斷淬火成長。
周昆訓犧牲后,愛人王佳悲痛萬分。“昆訓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沖到前面是應該的,他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周昆訓和王佳相識相愛20年。為了支持周昆訓的工作,從河南到山東,從山東到吉林,周昆訓工作調動到哪裡,王佳就把家搬到哪裡。周昆訓平時工作忙,但隻要有時間回家,他就會主動做家務,為愛人和孩子做上一桌拿手菜。“他一直想讓兒子考軍校,和他一樣成為一名軍人。我會把孩子撫養成才,完成他的夙願、繼承他的事業。”王佳說。
戰友說——
他無愧於這身軍裝
為了見周昆訓最后一面,張見源從廣州驅車十幾個小時趕到確山:“我要見周大哥最后一面,在他遺像前深深鞠一躬,為他放一首《駝鈴》……”
“周大哥是一個非常溫文爾雅的人。”張見源說,2010年,周昆訓在空軍某部擔任大隊教導員時,自己是營部文書。在張見源眼裡,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周昆訓更像一位老大哥。“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他照顧我一晚上,隔一段時間就摸一下我的額頭,看看還發不發燒……”回憶起這件事,張見源的眼睛又濕潤了。
“2011年,我退役時,周大哥為我清唱了一首《駝鈴》,他唱得很好聽。”周昆訓的歌聲一直留在張見源心底,伴他拼搏奮進。得知周昆訓犧牲的消息后,張見源悲痛不已。“我妻子不太理解,和一個僅僅共事兩年的人,怎麼會有這麼深的感情。她不知道,周大哥這個人有多好……”在周昆訓遺像前,張見源用手機播放了《駝鈴》:“任重道遠多艱辛,洒下一路駝鈴聲……”熟悉的歌聲中,張見源泣不成聲。
舒蘭市人武部部長潘衛輝告訴記者,周昆訓任舒蘭市人武部政委還不到一年半時間,但部裡的各項工作上了一個台階。比如舒蘭市民兵訓練基地建設問題,人武部多年前就提議建設,但一直沒有落實。“周政委來了后,我倆就怎麼建、建在哪裡進行多次研究,與多個部門協調,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光選址就跑了很多地方,終於在今年6月完成了選址工作。”
周昆訓的軍校同學錢光明回憶,讀軍校期間,周昆訓學習工作特別積極,什麼活都搶著干,能真切感受到他發自內心對部隊的熱愛、對軍裝的珍愛。
“昆訓那時候就經常說‘我是一名軍人,我要對得起這身軍裝’,20多年過去了,他無愧於這身軍裝。”錢光明說。
群眾說——
他心懷大愛
周昆訓烈士追悼會上,舒蘭市人武部職工、司機丁文龍來到了現場。為了送別恩人最后一程,丁文龍不顧醫生勸阻,堅持在追悼會前一天出院。“在車輛進水的危急時刻,政委把我先推了出去,自己才從車窗爬出來。”兩人好不容易從車裡爬出來,周昆訓對丁文龍說:“我會游泳,你先撤,不用管我……”轉眼間,兩人被洪水沖散了。后來,丁文龍抱住一棵柳樹等待救援,最終獲救,而周昆訓不幸被洪水沖走,壯烈犧牲。
“那天晚上,政委一直叮囑我慢慢開車,注意安全……”丁文龍告訴記者,“雖然政委嘴上這麼說,但從他的表情動作中看得出來,他當時非常焦急,一直挂念群眾是否都安全撤離了……”
周昆訓犧牲后,消息傳到他曾工作過的吉林省軍區長春第四離職干部休養所,不少已是耄耋之年的老首長、老阿姨都哭了。這個河南好兒郎,不論有什麼需求,隻要找到他,都是一句“中,您放心……”門診部醫生王偉告訴記者,周昆訓是一個心懷大愛的人。有一次,一名地方人員突發疾病,情況緊急。周昆訓發現后立刻走上前詢問,了解情況后立即呼叫門診部的醫護人員採取急救措施,並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還聯系了其家屬。“那名患者不是我們的保障對象,但周昆訓熱心相助,他是一個見不得別人有難的人。”王偉說。
(本報河南駐馬店8月19日電 楊繼龍 記者楊明月 劉寶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