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探尋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時代軌跡

2024年04月04日09:33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在人類歷史的畫卷裡,戰爭與軍隊發展尤為引人注目。當我們將探索的目光投向烽煙戰火的歷史長河,就不難發現,在波瀾壯闊的世界變局中,軍隊的強大歷來與國家的興盛相伴而行,每個時代都曾經迎來堪稱一流的軍隊。探尋研究這些軍隊建設發展的時代軌跡,找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這無疑會給我們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重要的啟示與借鑒。

以軍事需求為牽引,把強化能力作為緊要任務

軍事能力歷來是國家安全體系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從世界主要國家軍隊建設發展的歷程來看可以發現,軍隊建設始終以強化軍事能力為緊要任務,軍事能力已被普遍作為衡量軍隊實力的最終標准和戰爭准備的首要任務。尤其近年來,一些軍事強國不斷頒布前瞻性軍事能力評估和預測報告,強調大力發展軍事懾戰與應戰能力。可以說,強化軍事能力正處於千帆競發的關鍵時期,這對於后發國家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期。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一流軍事能力建設需要緊緊抓住由量變積累向質變飛躍轉化窗口期,以軍隊的歷史使命為出發點,以遏止和打贏戰爭為標准。當前,主要軍事強國紛紛著眼戰略運用需要,不斷向太空、遠海、深地、網絡、電磁等空間拓展,超前籌劃定位,加緊填補新型作戰力量“空缺”,發展新域新質方面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軍事技術裝備手段,意在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構筑持久軍事優勢,也反映了軍事能力結構將發生根本性突變與飛躍。如美軍加快推進軍事能力向“一體融合、攻防兼備、優勢倍增、快速精准”的方向發展,企圖實現信息、火力、防御、保障和控制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次作戰、多域聯合、快速支援的體系作戰能力。

以練兵備戰為抓手,把軍事訓練作為中心工作

士熟於技,方能善戰﹔以備不虞,安國常道。練兵備戰是一流軍隊的中心任務和常態呈現,隻有平時真訓實練、真打實備,戰時才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一個國家如果不下大力氣提升軍隊打贏能力,隨時准備應對可能的軍事沖突和潛在的戰爭威脅,一旦戰爭爆發,就要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就要受到極大損害。當今世界一些國家軍隊建設的實踐証明,一流的練兵備戰必須始終以使命任務統攬擺位,堅持用軍事斗爭龍頭統住作戰准備向實練實備持續用力,用訓戰一體統住實戰化訓練向高強度、常態化、體系化推進躍升,用能打勝仗統住戰斗力標准向高處、深處和實處確立挺進,真正做到各項工作聚焦備戰打仗,各種資源投向備戰打仗。近年來,俄軍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始終堅持以訓塑勢、以訓強備、以訓促戰,特別是高度重視開展一系列針對性臨戰訓練,提升各戰略方向集群懾戰能力,從而改變軍隊早前形象。值得關注的是,主要軍事強國正在將推進軍事智能化手段建設作為練兵備戰的重要內容,緊緊圍繞解放和發展戰斗力,將人工智能、無人作戰系統自主技術等關鍵技術融合運用於備戰打仗,引導作戰理論、軍事人員、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任務落地落實,以加快形成備戰打仗能力體系現代化新格局,呈現出練兵備戰工作鮮明的時代特點。

以融合聚能為指向,把體系布勢作為重心要害

陸海空天電網的聯合作戰和以跨域互動為特征的多域融合體系作戰趨勢,迫切需要從“長”謀劃構造“偵、打、控、防、保”深度融合的一體化作戰體系布局,形成體系制勝。這已成為主要軍事強國推進一流軍隊建設的聚焦重點。近年來,美軍提出的“空海一體戰”“聯合全域作戰”“多域作戰”等構想,實際上就是把海空天基力量、陸基打擊力量及網電力量有機結合的體系化產物,意味著美軍為迎接新的戰爭形態到來,正在全面致力於通過前沿技術優勢優化軍事力量在全球的布局。如今,單純依靠作戰單元優勢取勝的時代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構建遠中近結合、軟硬一體的作戰力量體系,確保以體系攻防優勢來控制關鍵領域。因此,聯合作戰體系化布局的關鍵,是聚集不同質域的作戰能量優勢,把各作戰模塊快速融入體系作戰之中,以達成體系增效、整體聯動、精確釋能、相互配合的復合攻防態勢布局。近幾場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已經顯現出信息網絡在體系布局中的“鉸鏈”“賦能”作用,使多元作戰力量能夠自主、適應、交互、智能決策控制。未來作戰,應強化“雲”“網”聚集的智能優勢布局,將有形兵力和無形“雲”“網”布勢巧妙結合起來,加快形成虛實結合、形散力聚的作戰布局,將成為體系布勢融合聚能的新模式新趨勢。

以奪得優勢為主旨,把聯合制權作為優先選項

現代戰爭首先展開和高度依賴於全面奪取和保持戰場綜合控制權,體現了制權爭奪對戰爭主導權具有的特殊意義。而籌劃好關鍵性制權作戰聯合行動,對爭奪關鍵維域控制權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其中,爭得信息優勢則是聯合制權的關鍵。美、俄等軍事強國普遍認為,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各種作戰力量,必須把獲得對多域空間的控制優勢作為遂行多重任務的基礎。俄軍強調提升聯合作戰力量投送的時效性和抗干擾性,以跨域協同和聚優挫敗對手。這就表明,在爭奪制權時,首先要在戰略上保持主動,即從戰略上為獲得聯合奪控制權確立方向、目標與路徑,規定整體優勢創造和運用的手段與方式,並在智能技術與武器系統、信息獲取利用和控制能力上形成優勢地位。目前,有軍事強國以“大數據智能技術和超級網技術”作為奪控制權的“關鍵催化劑”,意在形成決定性軍事優勢,這是軍事強國自軍事信息化以來的一次重大戰略轉向。未來制權爭奪,隻有構建物質信息並行流動、高度聚合的智能化效能鏈路和控制關系,才能以聯動聚能作用促成聯合制權效能涌現。

以戰場對抗為著眼,把提升效能作為關鍵因素

軍事活動和作戰力量離不開多維空間領域對抗的物理和虛擬戰場,並且多域交叉快速融合形成一體化的戰場體系,使得追求對抗效益最大化成為戰場對抗的關鍵,也是建設一流軍隊需要高度重視的課題。近年來,主要軍事強國加快構建覆蓋戰場全維空間的綜合信息系統,追求戰場對抗的整體效益。目前,美軍已經擁有近萬個空中、地面智能化無人信息網絡系統,且仍在持續升級。著眼解決信息化戰場指控難應對、作戰體系易癱瘓等瓶頸,戰場體系建設未來重點將是依托快速自主決策、信息高效處理、精准協同作戰和武器裝備自動控制的智能化系統,建立更為完善靈活的控制體系與運行機制,注重成倍提升戰場認知、指揮控制、精確打擊和信息攻防對抗效能。此外,圍繞控制戰場空間,未來戰場對抗將呈現出力量上的“快閃”,突出多種力量聯合懾打,迅速積聚力量,猝然發力,形成軟硬一體的遏控之勢﹔手段上的“快融”,有效整合運用多種手段,聚集不同質域的作戰能量,形成多維聯動精打的以攻助防之勢﹔行動上的“快打”,即時場景、高效決策,搶佔有利時機,形成全域快速高強度壓制的戰場局部優勢。這是當前主要軍事強國研究運用戰場對抗的著力點,也必將成為對抗雙方關注作戰的新場景新內容。

以前瞻預判為先手,把科技創新作為戰略支撐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軍事革命迅猛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領域的引領作用突顯,主要軍事強國更加注重把持續推動創新擺在重要位置,在創新理念、模式、標准、體系與應用方面超前進行系統規劃和建設,為建設一流軍隊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二戰后,有的國家成為軍事強國,其中最重要的支點之一是廣泛運用最新科學技術,產生了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推動了軍隊戰斗力跨越式發展。當前,主要軍事強國更是堅持利用前沿技術進行創新突破,加緊研發速度更快、信息智能含量更高、毀傷效能更大的作戰平台,企圖保持絕對領先地位。要看到,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軍事革命方興未艾,這使得研判科技創新方向更為重要,科技創新作為推進一流軍隊建設發展的加速器作用更加明顯,特別是科技創新正在向關鍵領域、關鍵手段上轉變,實施重點突破,促成多維攻防的體系作戰能力躍升,加速軍事領域實現整體性變革。這就要求准確預測未來戰爭的新形態新特征,持續應用先進技術成果,著力推動戰斗力生成模式實現根本性轉變,加速形成強大的非對稱制勝和戰略制衡優勢。這是一流軍隊建設的先手棋和強支撐。(徐珺)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