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計劃研發下一代戰斗機

上圖:瑞典下一代戰斗機想象圖。
據外媒報道,近日,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就下一代戰斗機的研發和使用展開評估調研。據悉,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已與瑞典防務企業薩博集團和航空航天公司GKN分別簽訂合同,對下一代戰斗機系統和戰斗機發動機進行概念性研究,並計劃於2025年進入正式研制階段,2040年左右確保戰斗機具備作戰能力。
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表示,下一代戰斗機的預研工作將與瑞典武裝部隊及國防研究局一起進行,重點研究下一代戰斗機如何滿足2040年后的空中作戰需求。該合同內容涵蓋從系統角度對有人/無人飛機協同作戰進行概念性研究、技術開發和演示。
瑞典官員稱,由於瑞典的下一代戰斗機概念處於探索階段,具有諸多不確定性。不過,隨著正式加入北約,瑞典國家戰略從專注本土防御向積極參與海外事務轉變,瑞典軍事力量的行動與部署范圍將擴展至大西洋。下一代戰斗機項目也將受此影響不斷加快進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瑞典首次發展下一代戰斗機項目。2019年,瑞典與英國、意大利就共同開發“全球作戰空中計劃”項目達成合作協議。隨著項目的推進,瑞典與其他參與國在研發方向、預算分配等方面出現分歧,加上國內財政和輿論壓力,瑞典宣布退出該項目。2022年,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與薩博集團簽訂總額250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研究下一代戰斗機相關技術。此次雙方再次簽署合同,意味著瑞典下一代戰斗機項目研究進入實質性階段。
然而,外界並不看好瑞典下一代戰斗機項目。分析認為,該項目受多重因素掣肘,前景難測。
其一,獨立研發有難度。瑞典缺乏先進戰斗機的研發經驗,其自研的第五代戰斗機FS-2020,從項目成立到首飛耗時15年,卻因無法達到設計目標宣告失敗。同時,瑞典在發動機整機研發方面經驗較少,尚未獨立研制成功具備第三代或第四代發動機水平的渦扇發動機,更欠缺在新發動機原理方面的技術積累。
其二,合作伙伴或難尋。目前,北約多個成員國都在開展第六代戰斗機項目。美國正在開發“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項目,英國、意大利等國聯合開發“全球作戰空中計劃”項目,法國、德國、西班牙聯合開發“未來作戰空中系統”項目。上述3個項目起步較早,參與國中不乏航空系統開發經驗豐富的國家,相比於瑞典的下一代戰斗機項目更具吸引力,導致瑞典選擇合作伙伴的范圍較小。
其三,資金投入是難題。下一代戰斗機研發資金巨大,在“全球作戰空中計劃”項目的初步研究階段,僅英國的投入就已超過25億美元,這一數額約為瑞典2024年國防預算的1/4。且近兩年來,瑞典同步推進陸海空多個軍種武器裝備升級採購,很難在下一代戰斗機項目上投入更多經費。(孫晨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