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全球無人戰車發展勢頭迅猛

2024年05月22日08:42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據美國“陸軍技術”網站報道,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和傳感器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無人戰車加速駛向戰場,成為陸戰場上的新興力量。在多場局部沖突中,無人戰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外媒預測,未來10年,無人戰車的市場銷售額將翻一番。

市場需求攀升

報道援引“全球數據”咨詢公司的分析報告稱,2034年前,全球無人戰車的市場價值將以5.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未來10年,無人戰車的市場價值將從當前的6.68億美元增長到12億美元,市場價值總額接近100億美元。

從任務類型看,戰斗型無人戰車將佔據無人戰車市場主要份額,約佔33.7%﹔情報、監視和偵察型無人戰車約佔無人戰車市場份額的26.7%﹔其余為后勤、排爆型無人戰車。從車輛類型看,履帶式無人戰車作為主力車型,佔無人戰車市場份額的40%,其次是輪式無人戰車。值得關注的是,足式無人戰車(機器狗)達到15%的市場份額。從地區分布看,北美地區將超過目前排名第一的歐洲地區,市場份額達41.6%﹔亞太地區上升至第二位,市場份額達32.1%﹔歐洲地區的市場份額為22.1%。

外媒分析指出,無人戰車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戰爭實踐的啟示。早在2015年,俄羅斯就已在敘利亞戰場使用“平台-M”履帶式無人戰車和“阿爾戈”輪式無人戰車,並以極小代價取得較大成果。此后,多國將無人戰車投入戰場,並取得不俗戰果。無人戰車非接觸、非線式、非對稱、零傷亡等諸多優勢引發各界關注。

另一方面是新興技術的發展。無人戰車發展初期,受通信、網絡等因素影響,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有限。隨著自動控制、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多國放棄傳統遠程遙控型無人戰車,積極研發自主化程度較高的無人戰車。如以色列M-RCV無人戰車,除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外,還依托全方位態勢感知系統,自主掃描並識別周邊威脅、實施火力打擊,同時可與有人戰車聯網,實現信息情報共享。

多方搶佔先機

近年來,隨著無人戰車市場快速發展,多國紛紛加大研發和投入力度,以搶佔發展先機。

首先,加大戰略和政策傾斜力度。多國從頂層設計上對無人戰車發展進行統籌規劃。今年2月,美國陸軍發布的《陸軍部隊結構轉型》報告提出,將從武器裝備和人員配置等方面推動兵力結構重塑,大幅擴充無人作戰部隊規模。俄羅斯建立國家軍用機器人技術科研試驗中心、國家機器人技術發展中心,為無人戰車研制發展制定總體規劃,並提供技術指導。阿聯酋通過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加快深度融合的方式推動無人戰車發展,其國家控股的EDGE防務集團在收購愛沙尼亞的米爾勒姆機器人公司后,掌握了研制無人戰車的核心技術。

其次,加大經費投入。多國通過增加相關研發經費或加大採購力度,推動無人戰車項目建設。如美國陸軍於2017年為“機器人僚車”項目投入2000萬美元研發費用,2023年又為未來輕型無人戰車項目預留7億美元研發預算。韓國防衛事業廳於近日發布《多功能無人車採購項目招標公告》,宣布總預算為496.3億韓元(約合3556萬美元)的採購計劃。

再次,加快技術更新升級。多國結合戰場經驗反饋和最新科技發展,積極改良、升級無人戰車,以提升其作戰性能。美國陸軍於2023年提出下一代無人戰車優化方案,更注重提升有效載荷能力。阿聯酋和愛沙尼亞聯合生產的Type-X無人戰車通過搭載柴電混合動力系統,提高機動能力並降低噪音,從而延長作戰時間。

機遇挑戰並存

有分析指出,無人戰車未來既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陸戰主要力量之一,也可能在研發預算上受到無人機擠壓,減緩發展速度。

從優勢機遇來看,一方面,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成為趨勢,保証了無人戰車發展空間。分析稱,當前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武器裝備智能化建設,尋求裝備和高素質軍事人才的有機結合。如美國陸軍有人/無人協同作戰項目中的無人戰車已多次參加演習,綜合作戰效能得到美軍認可。其下一代戰斗車輛項目也將繼續貫徹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方針,未來美軍無人戰車數量將突破2000輛。另一方面,無人戰車的採購需求旺盛。部分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的國家認為,在兵源短缺的情況下,無人戰車將成為陸軍部隊的有效補充。

從風險挑戰來看,無人戰車受地面復雜因素干擾,作戰能力不穩定。分析指出,無人戰車雖然能滿足非接觸和零傷亡的需求,但其傳感器易受周邊復雜環境干擾,在城市內部、山地叢林等地形環境中作戰能力大打折扣。此外,與無人機相比,無人戰車的作戰距離短、打擊能力弱、作戰區域有限。特別是近期局部沖突中,無人戰車頻遭無人機襲擊,給其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王昌凡 車東偉)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