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瑞典加速融入北約陣營

2024年06月12日09:10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瑞典CB90快速突擊艇執行海上任務。

自3月7日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后,瑞典在防務領域不斷發力。其持續強化波羅的海地區軍事存在、加快武器裝備建設,以加速融入北約陣營。外界認為,瑞典種種舉動或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對地區安全環境產生影響。

推進前沿部署

在不久前結束的北約“堅定捍衛者2024”大規模軍演中,瑞典先后啟用17個軍事基地,並出動戰斗機、護衛艦、快速突擊艇和潛艇等裝備,赴波羅的海地區參加海域封鎖和水上攻擊等課目演練。演習結束后,瑞典海軍負責人表示,瑞典將常態部署2艘CB90快速突擊艇和1艘潛艇在波羅的海巡航,以加強北約在該地區的執勤力量。

除出動大規模兵力參與北約軍演外,瑞典還不斷強化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軍事部署。近日,瑞典向哥得蘭島派駐炮兵和岸艦導彈部隊,並組織特種部隊在該島進行搶灘和空降滲透訓練,以提升前沿威懾力。瑞典宣布,哥得蘭島將成為北約在北歐的新軍事基地。另據相關人士透露,瑞典國防部正與芬蘭商討在哥得蘭島等3處地點組建水下反潛網,同時與波羅的海三國商定在哥得蘭島設立聯合監聽站。瑞典還計劃在北約框架下,向拉脫維亞派遣一支800人的地面作戰部隊,並在今年底前完成部署。

瑞典空軍開展800米公路戰斗機起降、熱坑加油等快速反應訓練。瑞典陸軍組織“豹”2系列主戰坦克等裝甲力量在波羅的海沿岸進行夜間火力突擊等課目演練。

外媒稱,哥得蘭島位於波羅的海中心地帶,具有重要軍事戰略意義,該島火力可覆蓋整個波羅的海,是建立對波羅的海控制權的關鍵。瑞典成為北約成員國,從地緣層面將“波羅的海變為北約內海”,其強化該島的軍事部署,意在盡快融入北約陣營,成為北約戰略新支點。

此外,瑞典首相克裡斯特鬆表示,准備接納美國在其領土上部署核武器,並承諾允許北約戰時利用其境內設施開展軍事行動。

增加軍費開支

據悉,在瑞典公布的未來3年防務計劃中,瑞典國防部明確將國防預算佔GDP比重由當前的2%提升至4%。軍費翻倍后,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裝備採購列裝。瑞典以歐洲“軍火庫空虛”為由,在2024年國防預算中劃撥480億瑞典克朗(約合46億美元)用於國防物資採購,以增加戰備物資庫存。瑞典軍方稱,未來將根據“戰爭准備情狀”,追加投入備用資金。

人員培訓招募。瑞典國防部計劃投入9.87億瑞典克朗用於作戰人員培訓,以實現3年內“按照北約成員國標准配備作戰人員”。同時,瑞典國防部發布兵員招募視頻,稱“繼續實施嚴苛的兵員選拔制度”,以打造精銳武裝部隊。據悉,當前瑞典約有兵力6.6萬人,其中包括1.2萬名預備役人員和2萬名民兵,瑞典國防部計劃在2030年前使現役總兵力突破10萬人。

武器研發更新。瑞典國防部表示,將落實北約要求,每年軍費的20%用於武器裝備更新升級。同時,瑞典政府計劃在3年內向國防研究局提供4.32億瑞典克朗的額外資金,用於防務領域前瞻性研究﹔每年向北約創新基金投入4400萬瑞典克朗,用於“北大西洋國防創新加速器”項目技術開發。

瑞典國防部還表示,將在對外軍事情報能力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軍工發展

瑞典謀求軍工領域發展,除與北約盟友加強合作外,還意圖開拓歐洲以外的軍貿市場。

一方面,加強合作引進技術。瑞典與法國簽署戰略協議,重點圍繞向瑞典和法國武裝部隊提供法國“阿克戎”反坦克導彈系統展開合作,兩國還表示將加強防空領域合作。瑞典薩博集團選定英國巴布科克集團,共同為瑞典海軍打造新型呂勒奧級護衛艦。

另一方面,拓寬國際軍貿市場。瑞典擁有較為完備的軍工產業體系,能夠相對獨立地制造出陸海空三軍所需的主戰裝備。瑞典政府不斷尋求防務合作,拓寬國際軍貿市場,除向芬蘭、意大利出售護衛艦,向澳大利亞推銷新型驅逐艦設計方案外,還與菲律賓就出口“鷹獅”戰斗機、加油機和教練機達成協議,打開亞太軍貿市場。此外,瑞典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登近日表示,將在3年內,向東歐盟友提供包括預警機和戰斗機在內的超過7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不過,瑞典軍工產業內部人士坦承,當前軍工產能短期內無法支撐瑞典軍方的“雄心壯志”。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擴大軍費開支無疑將增加更多財政負擔。

分析認為,瑞典不斷強化軍事建設、提升戰備狀態,充當北約在極地至波羅的海一線的戰略樞紐,或將進一步固化局部對立沖突,加劇安全風險,不利於實現穩定、可持續的歐洲安全。(石文)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