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北極地區軍事博弈愈演愈烈

2024年10月16日09:00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美軍參加“北極飛馬”演習。

據外媒報道,加拿大近日在北極圈附近的努納武特地區與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等北歐國家展開外長級會談,商討組建新的北極安全聯盟。有分析認為,隨著近年來氣候變化、地區沖突等綜合因素影響,北極地區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成為各國博弈新戰場。

多國出台政策措施

當前北極地區總體局勢復雜多變。為爭奪北極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控制北極航道,多國紛紛出台新政策。

加拿大主動出擊。據報道,此次牽頭舉辦環北極國家外長會議,是加拿大在2022年牽頭重啟暫停10年之久的環北極國家防長會議后的又一重要舉措。該會議討論組建一個排除俄羅斯的北極安全聯盟,以恢復環北極國家政府間安全對話,建立共同協調、防御偵察和保障網絡機制。據悉,1996年,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8個領土處於北極圈的國家組成北極理事會。受俄烏沖突影響,北極理事會成員國在2022年3月表示,暫停參加北極理事會及其附屬機構的所有會議。分析稱,此次加拿大欲牽頭重新組建新的北極安全聯盟,意在擴大國際影響力,增強對北極地區的控制能力。這一意圖在加拿大今年4月發布的新版國防政策《我們穩固而暢通的北方》中已有所體現。該政策提到,要增強加拿大軍隊在北極地區的機動性和響應能力,籌劃建設北極地區軍事設施。

美國提升軍事威懾力。今年7月,美國國防部出台新版《2024北極戰略》,強調在北極地區加強作戰能力、合作能力、戰備能力等,提升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威懾力。8月,美軍啟動北極航空司令部。該司令部駐扎在阿拉斯加州的溫賴特堡,包括第25航空團和第52航空團第1營。報道稱,此舉將為北極地區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持。在近日舉行的環北極國家防長會議上,美國參聯會主席查爾斯·布朗表示,要進一步增強美軍在北極地區的機動能力。

俄羅斯重啟軍事基地。在《關於俄羅斯2035年前在北極政策的基本原則》和《2035年前俄羅斯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政策指導下,俄羅斯快速推進北極地區相關軍事建設。俄媒報道,俄羅斯已重新啟用蘇聯時期50余座北極軍事基地,包括13座空軍基地、10座雷達站和約20余座邊防哨所。此外,俄羅斯現有40艘破冰船,未來該船數量將持續增加。

北歐國家尋求體系支撐。作為環北極的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在北極問題上積極向北約靠攏。一方面,該北歐5國積極參與北約在北極地區的演習,僅今年就有“即時反應-2024”“北極邊緣-2024”“冰營行動-2024”“北歐響應-2024”等聯合演習。另一方面,加強與盟友裝備合作。如芬蘭與美國、加拿大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組建“破冰船聯盟”,以便將北極地區盟國現有的35艘破冰船增加至70~90艘。

地區軍事競爭加劇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特別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多國以加強戰備為由,將北極軍事競爭推到新高度。

海軍建設大規模推進。加拿大在今年7月宣布採購12艘可在北極地區長期行動的常規動力潛艇﹔其在2015年採購的6艘哈裡·德沃爾夫級極地近海巡邏艦已經陸續交付。挪威於2023年開工建造首艘212CD型潛艇,並計劃在未來5年再採購5艘潛艇和5艘護衛艦。瑞典將於2025年接收2艘布萊金厄A26型潛艇,2025年前開建4艘呂勒奧級護衛艦。芬蘭計劃建造4艘低地級破冰護衛艦,首艘護衛艦已於8月鋪設龍骨。俄羅斯海軍23550型破冰巡邏艦首艦“伊萬·帕帕寧”號今年7月服役,該艦是世界上第一艘配備巡航導彈的破冰巡邏艦。

空中作戰與偵察並重。空中作戰方面,美國空軍於2023年3月首次將F-35A戰斗機部署至格陵蘭島圖勒空軍基地,並計劃到2030年與盟友在北極地區部署約250架戰斗機﹔同時,芬蘭、瑞典、丹麥、挪威4國正加緊組建一支規模超過200架戰斗機的“北歐聯合空軍”﹔俄羅斯組建混合航空軍團,其編制包括2個殲擊航空團、1個混合航空團和1個直升機團。空中偵察方面,美國7月與挪威簽訂價值4.5億美元的北極衛星發射協議,確保美軍在北極地區寬帶信號全覆蓋﹔加拿大啟動預算49億加元(約合35億美元)的“增強型極地衛星通信計劃”,強化對北極相關海域監控﹔俄羅斯在今年5月投入運行“北極-M”2號衛星,成為第一個在北極地區建立太空觀測系統的國家。

陸軍競爭強調力量編成。美軍當前在北極地區設有9個軍事基地共2萬余兵力,其計劃增加部隊輪換頻率,保持一線軍事威懾。俄羅斯在現有2個北極作戰旅基礎上,擬組建1個新的北極作戰師,強化北極地面部署。

北極地區軍事競爭日趨激烈,相關專家對此表示憂慮。北極理事會停止正常運轉,導致環北極國家缺乏溝通渠道,易引發戰略誤判。此外,美國近日表示,北約計劃在北極地區增設聯合空中作戰中心。分析稱,此舉或將進一步導致北極問題復雜化,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王昌凡)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